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海马”探海、寻迹海丝,科学家分享海洋奥秘

2023.12.20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593.shtm

12月19日,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的格致论道·湾区第27期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5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系列活动在广州市真光中学举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宗恒等6位海洋专家围绕“那片深蓝,那片海”展开科学分享。

65826114e4b03b5da6d0594d.jpg

  ?

活动现场。雷锦萍供图,下同

本期活动主持人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强。在圆桌对话上,他与嘉宾们围绕着“大湾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推动大湾区海洋产业融合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邱强提道,如果能把目前各学科取得的成果交叉推进,有可能实现1+1>2的效果。

65826060e4b03b5da6d05949.jpg

  ?

陈宗恒:“海马”探海,中国造走向深海

“海马”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m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实现了我国在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2007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宗恒刚参加工作,2008年便参与了“海马”号研制项目,可以说,他是和“海马”号一起成长起来的。

当时国内深潜器研发才刚刚起步,基本无经验可循,他们只能从零开始。然而,“海马”号的目标一开始便定得很高:既要实现下潜4500米,深度覆盖我国管辖海域98%的面积;又要把国产化率提高到90%以上,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就要求“海马”号的每个零部件都要能承受住高海压和强腐蚀等深海环境,系统可靠性要高,任何一个环节的缺陷都可能成为致命弱点。

陈宗恒举例子说,看似最简单的深海照明灯玻璃罩,却极容易因为深海的压力和内外温差的巨大变化而破损,他们试验了几十种工艺,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最终开发了多款针对不同需求的照明灯。2015年3月,“海马”号首次下潜便发现了我国第一个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海马冷泉”,不仅让大众对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有了新的认识,还发现了直接赋存在海底的“可燃冰”。

历经6年研发,“海马”号首战告捷,并且随着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愈战愈勇:我国首次ROV搭载深海岩心取样钻机成功,国内首创富钴结壳声学测厚,实现了海底设备打捞最大深度(4300米)和ROV独立深海打捞最大重量(5吨)、深海高清摄像、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2023年,它还发现了深海散落的文物2处。

陈宗恒表示,“海马”号一直在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功能扩展,不断创新探测技术和作业方法,体现了科学与技术有机融合,“海马”号的故事还在继续,希望未来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分享。

65826070e4b03b5da6d0594b.jpg

  ?

詹长法:寻迹海丝,守护水下遗珍

海洋文化遗产,是与人类海洋活动有关的人文遗存,我国海域及沿海地带保存着类型多样、数量庞大的海洋文化遗产资源,是了解人类社会变迁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为什么说中国海洋文化遗产主要看南海呢?南海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世界海洋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海上交往多由此开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研究员詹长法介绍道。

相较于陆地交通道路丰富的实物遗存与文献资料,古代航海线路的辨识相对困难。而沉船作为古代航海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实物遗存,为了解古代海洋贸易的面貌提供了丰富的佐证。

多年来,我国在南海海域相继发现“南海I号”“南澳I号”“华光礁I号”等沉船遗迹,但是这些重大水下考古发现最初多源自渔民提供的线索。据估测,我国南海区域内有上千个沉船点,目前已探明80多处,系统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并成功打捞的不超过10处。

为什么主动勘测这么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海域广阔、沉积环境差,加上人才队伍和技术水平薄弱。詹长法所在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迎难而上,化被动为主动,持续探索运用现代海洋智能装备,如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机器人(ROV)等,完善勘测技术体系,三年来在大湾区发现了11处沉船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