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电子显微技术的简介和历史发展

2022.3.22

  电子显微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分辨率和放大倍率的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进行特征分析如形貌观察、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等分析的技术。 电子显微技术在计量分析测定、立体观察、图像分析、电子工业、缺陷探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简介

  20世纪重大发明之一。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卢斯卡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宾尼格和罗勒,他们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了一双能看见原子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

  早在17世纪,人类首次通过玻璃透镜观察到了水中的微生物。到了19世纪,光学显微镜的应用使医学和生物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光波波长对分辨率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还不能满足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需要。

  1931年,卢斯卡和诺尔根据磁场可以会聚电子束这一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同光学显微镜相同。光学显微镜通常是利用电灯作为光源。电灯发出的光波被聚光器汇聚到透明物体上,然后经过物镜等一系列透镜形成放大的图像。而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而非可见光来成像的。简单说电子的行为同光波相似,但是其波长较光波的波长小几百倍,这就使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在电子显微镜中,磁场的作用类似于光学显微镜中的透镜。随后,科学家又发明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它主要是用来研究固体表面形貌的,它可以得到固体表面的三维效果图像。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