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九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碳催化和碳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9.18

  2023年9月17日,由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首届多孔材料合成、应用与表征前沿论坛在山西太原阳光国际酒店召开。来自全国从事碳催化和碳材料研究领域,及其在化工、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领域相关科技工作者400余人参会。

105659_202309181202251.jpg

第九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首届多孔材料合成、应用与表征前沿论坛会场

  本届会议将以“碳催化和碳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碳催化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碳基材料产业绿色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途径展开交流,通过大会特邀报告、分会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以及墙报等形式,探讨碳催化和碳材料产业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究碳基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创灵感、打造互动合作和交流成长平台。

105659_202309181205352.jpg

太原理工大学 李晋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105659_202309181205357.jpg

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 朱庆山

  大会伊始,来自太原理工大学李晋平教授主持第九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开幕式。首先来自中国颗粒学会朱庆山理事长致开幕词。朱理事长谈到全球新能源转型涉及到大国竞争的战略性洗牌,决定强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未来,因此控制低碳技术价值链是一个关乎竞争力、经济发展、能源主权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颗粒相关能源材料技术也正是其中的焦点之一!在国家“3060”双碳目标指导下,我国新能源和能源材料产业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新态势,对相关基础材料和催化的创新提出了新需求。碳催化、碳材料和多孔材料等是能源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方向,围绕该方向的科技突破和产业创新,有助于能源行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创新发展。

  本此活动紧扣当前国际国内新能源材料发展趋势,围绕碳催化、碳基材料和多孔材料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途径展开交流,探讨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机专展方向,探究产业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希望各位充分利用本次机会,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创灵感、打造互动合作和交流成长平台。

  接下来,来自山西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张克军,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李小博,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灯熬分别上台致辞,预祝本届本会圆满成功。

105659_202309181205356.jpg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 张克军

105659_202309181205353.jpg

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 李小博

105659_202309181205351.jpg

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 李灯熬

  开幕式最后环节进行了第九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首届多孔材料合成、应用与表征前沿论坛大会主席证书颁发仪式。

105659_202309181205354.jpg

105659_202309181205355.jpg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大会报告环节,9月17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张锦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教授,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分别带来精彩学术报告,共同探讨碳催化和碳材料产业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105659_202309181202384.jpg

北京大学 张锦 教授

报告题目: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生长方法研究

  单壁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和优异的电学性质而成为下一代微纳电子器件的明星候选材料。然而,由于碳纳米管结构的多样性,目前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仍然面临纯度和产量无法兼得的难题,这也成为了其实现应用的瓶颈问题。制备决定未来,为了推动碳纳米管走向实际生产应用,单壁碳纳米管的控制制备势在必行。立足“碳基芯片”的重大需求。

  张锦教授的报告围绕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生长展开,旨在实现晶圆级、高密度、构可控的单壁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直接制备。主要包括:通过固态催化剂的设计以及形核热力学、生长动力学的调控,实现了特定手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通过对催化剂、基底、气流的同步优化,发展了全新的催化剂加载方式和生长工艺,并结合光学表征技术实现了晶圆级均匀高密度单壁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直接制备和高通量表征;通过催化剂设计和外场引入,探索了高纯度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控制生长方法。

105659_202309181202382.jp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 教授

报告题目:能源转型下化工学科的机遇和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带来的深刻变化将是能源结构的根本调整以及绿电绿氢的规模化应用等。徐教授在报告中,对我国能源结构组成及二氧化碳排放现实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理解与判断。着重介绍石油化工高质量发展以及绿电、绿氢的应用;绿电规模化消纳需要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以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低碳智慧化工”等。

105659_202309181353051.jpg

清华大学 魏飞教授

报告题目:双碳背景下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报告开始,首先进行了由清华大学主办,魏教授主编的Carbon Future《碳未来》创刊启动仪式,Carbon Future《碳未来》聚焦碳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包括碳材料、催化、低碳能源和、低碳化工等,致力于发表碳领域前沿进展,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多学科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

105659_202309181202001.jpg

Carbon Future《碳未来》创刊启动仪式

  魏教授报告中首先对碳纳米材料的可控生长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用模板自催化的概念通过动力学选择性实现阵列碳纳米管的快速生长,可得到宏观强度、韧性、耐疲劳性高于目前所有材料数量级的碳纳米管高强纤维。同时对于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所遇到的柔性导电、副反应抑制及体积膨胀等问题,提出了包覆、分散等纳米粉体处理方法,解决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副反应问题、体积膨胀问题及柔性导电问题以提高电池的高功率充放及延长寿命等工程问题。最后探讨了怎样进行碳纳米材料的宏量制备的工程问题,其核心是怎样解决碳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多尺度传递限制问题,通过改进碳纳米材料生长过程中的结构与形貌及聚集状态,使其始终在可流化区域内,使过程的传递能力提高数万倍,从而精确控制碳纳米材料的结构至纳米级尺度,从而实现碳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

  会议同期还举办碳催化、碳材料和多孔材料相关仪器、设备、产品和应用展,包括碳催化、碳材料和多孔材料测试表征分析仪器、制备设备、产品及其在化工、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等。

105659_202309181202383.jpg

相关仪器、设备、产品和应用展区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