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的鉴别诊断

2022.7.19

  1.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可有深度黄疸,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肝肾综合征),易与钩体病混淆,除流行病学的特点外,主要的鉴别要点是:

  (1)起病形式不同,重肝的感染中毒症状轻而消化系统症状显著,罕有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无腓肠肌压痛。

  (2)重肝的病程进展相对较缓慢。

  (3)与钩体患者相比,重肝患者ARF出现较晚,罕见在1周内发生,肾功衰竭往往是重肝患者的临终阶段。

  (4)重肝的肝功能损害程度与黄疸程度成正比,也较钩体为重。

  (5)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查和钩体病的特异性诊断试验,对两者的鉴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流行性出血热有畏寒,发热,出血与肾损害,其中约20%的患者有腓肠肌痛和压痛,酷似钩体病,但流行性出血热常有较突出的头,眼眶及腰疼痛,颜面,颈,胸部充血,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皮肤黏膜瘀点,胸,腋下瘀点呈搔抓样,退热后症状加重,黄疸少见,尿中常有膜状物,血清学检查可测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3.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有水肿,血尿,蛋白尿,尿中有红,白细胞和管型,常可发生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但无明显发热,也无钩体病的早期感染中毒症状以及相应的其他临床特征,如出血,黄疸等。

  4.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急性溶血性贫血等,均可表现为发热和肾损害,应与钩体病性肾衰相鉴别。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