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自体肠道重建联合移植治疗慢性肠道衰竭

2019.4.16

  第139届美国外科协会(ASA)年会于2019年4月11日至13日在美国达拉斯举行。ASA成立于1880年,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外科组织,其成员不仅包括来自美国的知名外科医生,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外科医生。

  协会还设立了年度科学奖以鼓励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外科临床的诊疗水平。ASA会议宗旨是全面提高临床手术、手术实验、相关科学以及外科手术护理的水平,协会的目的是汇集全球外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以分享最新的临床和研究成果,旨在为大家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自体肠道重建联合移植治疗慢性肠道衰竭

  研究目的:探讨自体肠道重建(AGR)和移植在全肠外营养(TPN)依赖性慢性肠道衰竭(CGF)患者管理策略中的演变。

  研究方法:一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500例TPN相关并发症的CGF患者(平均年龄47±18岁),行AGR手术或肠道移植手术,比较两种方法预后。AGR组患者420例(84%),肠道移植组患者80例(16%)。整个决策过程由患者残留肠道结构、胃肠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以及不同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所指导。

  移植受者共接受87个同种异体移植物,其中64例(74%)无肝,23例(26%)含肝,再次移植率9%。AGR患者共接受650次手术,包括前肠220次(34%)和中后肠430次(66%)。采用空肠/结肠间置自体移植物(n=18),肠道延长(n=45)和肠细胞生长因子(n=16),以实现肠道生理和吸收的增强。

  研究结果: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80%,361例(83%)患者恢复了营养自主。AGR与更好的生存率有关(p=0.04),而移植则与获得更高的营养自主率相关(p=0.07)。两种方法都符合成本效益且改善生活质量,AGR人群中效果更好。利用初始TPN-总热量需求、肠衰竭原因和剩余内脏/内脏器官的结构状态,建立并验证了结果预测模型。

  研究结论:自体肠道重建联合移植是治疗慢性肠道衰竭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预计将进一步改进管理策略。

  内镜治疗已成T1N0期食管癌治疗的一大趋势

  研究目的:内镜治疗已成为早期食管癌的一种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国(美国)T1食管癌的治疗趋势及预后。

  研究方法:纳入2004年至2014年国家癌症数据库中确诊的T1N0期食管癌患者。研究人员评估了食管癌的治疗趋势,以比较内镜治疗、食管切除治疗、放化疗以及未处理等方案,并对T1a期和T1b期患者进行亚组分析。

  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12,383例T1N0期食管癌患者。近十多年来,内镜治疗的使用率从12.7%增加到33.6%,而放化疗和食管切除则相应减少(图1,p<0.01)。T1a期内镜治疗从42.7%上升到50.6%,食管切除从21.7%下降到12.8%(p<0.01)。

image.png

图1 T1N0期食管癌治疗趋势

  对于T1b期疾病,内镜治疗从16.9%上升到25.1%(p=0.03),同时未处理和放化疗减少,而行食管切除比率仍为50%。经风险调整的Cox模型显示,与内镜治疗相比,食管切除患者生存率提高(HR:0.85),放化疗(HR:1.79)和未处理(HR:3.57)的生存率则降低(p<0.01)。

  研究结论:内镜下治疗T1期食管癌的应用显著增加:对于T1a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可作为食管切除的替代方案;而对于T1b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可作为未处理或放化疗的替代方案。尽管存在前期风险,但对于可行食管切除术的患者,其长期生存率最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