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越是被人们忽略的细节,越能看出管理者的智慧;越是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地方,越可能在紧要时刻考验管理者的应对能力。突降暴雨就让城市窘态百出,几成泽国,便不能不让人对这座城市的发达指数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打个问号。

  城市内涝是考验更是拷问,面对此景,城市管理者应该思考三方面问题。其一,如何做好暴雨预警机制?比如北京,这场暴雨确实来得快、势头猛,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再快再猛,也会有迹可循,相关部门在预报暴雨的同时,能否建立较为详细的应对机制?如果早提醒尽快布局,老百姓也能心中有数,妥善安排自己的出行。

  其二,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特别是地下风貌?中国社科院学者袁晓勐直言不讳地称,“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体制、城市规划队伍、城市规划理念等还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普遍表现为重生产、轻生活,重收益、轻环境,重短期、轻长期,重地面、轻地下,遇到城市灾害也就束手无策。”这种严厉的抨击不是无的放矢,它的确勾勒出了不少城市积弊。避免悲剧重演,最后的方式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规划中,别再只注重面子忽略了里子。

  其三,如何有效应对突发的城市大涝等瘫痪局面?城市一涝,百姓就会举步维艰;城市一瘫痪,更可怕。对此,城市管理者应该多思考一番,多着力应对,多未雨绸缪。对现有不合理的地下设计,可以调整的尽快调整,可以疏浚的尽早疏浚。提前应对,方可临危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