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外学者《Science》发现新的物种

2018.6.29

  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消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英国动物学会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New genus of extinct Holocene gibbon associated with humans in Imperial China”的文章,在陕西西安神禾塬大墓的陪葬坑中发现已灭绝的新属种长臂猿骨骼。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22日的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宣布这一新的属种为——帝王君子“Junzi imperialis”长臂猿,这次新属种的命名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这是陕西省首次在墓葬中发现长臂猿的骨骼,并被确定为新属新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动物考古专家胡松梅研究员说,“发现一个新种就很难,更何况是一个新属。”

105659_201806291643201.jpg

  古人对长臂猿并不陌生,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证明长江两岸的森林曾经是长臂猿的栖息地。北宋画家易元吉善于画长臂猿,栩栩如生。但是他画的长臂猿,据中国灵长类学会理事、长臂猿研究专家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考证和已知的现生任何长臂猿都明显不同,意味着画中的物种可能也灭绝了。今天的我们,只能在古人的画作和骨骼遗存中一窥已灭绝长臂猿的面貌。那么将来,我们的子孙是不是也只有看到视频才知道,这世上本有一种叫长臂猿的动物?中国曾经分布有6种长臂猿,但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已经从中国灭绝,海南长臂猿和东黑冠长臂猿的数量不足30只,天行长臂猿不足150只,而数量最多的西黑冠长臂猿也仅有1000-1300只。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英国动物学会等机构自2011开始,对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曲神禾原战国秦陵园大墓(研究认为该陵园墓主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陪葬坑K12出土的长臂猿骨骼进行研究,通过形态观测、3D建模、16处标志点的测量确认,该长臂猿不同于现生的长臂猿属和已经灭绝的第四纪长臂猿属,与现存的长臂猿相比,新发现的这个物种有着相对较扁平且较小的面部,且按该物种的大小来说犬齿特别的长。

  测量数据也和现在已知的四个长臂猿属(长臂猿属、白眉长臂猿属、黑冠长臂猿属和合趾猿属)没有聚合,通过3D数字扫描并将其形状与亚洲数百个长臂猿科动物以及德国和英国的收藏的标本进行比较,该物种特征十分突出,与其他属种明显的不一样,因此分析应属于一个新的属种。

  晋代古籍《抱朴子》中有“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的记载,以及根据它出自秦帝国始皇祖母陵园的经历,因此起名叫帝国君子长臂猿,即“君子属”、“帝国种”,即极富有象征意义,又富有时代特征。很可惜的是帝王君子长臂猿在人们知晓前就已经灭绝了,空留一副骨骼面孔及一些前肢骨给后人。

  长臂猿在墓葬的陪葬坑中属首次发现。长臂猿习惯栖息在森林中,它们的骨骼往往迅速分解,因此,不论在哪里找到如此古老的长臂猿遗骸,都是极其罕见的。在我国,长臂猿的化石和骨骼发现很少且多为零星的牙齿和碎骨,给属种的鉴定带来很大的困难。此次发现的长臂猿除残头骨外,还有一些不完整的上肢骨,为属种的鉴定提供较好的第一手资料。

  长臂猿出土于夏太后大墓东南位置的K12陪葬坑中,该坑呈长条状,是名副其实的“珍禽异兽”坑,约长14,宽2.5,深3.7米,北段陪葬的是“珍禽”,南段陪葬的是“异兽”,异兽从南到北依次是猞猁、豹、2只黑熊、1只绵羊及在东侧存留的长臂猿残头骨、下颌骨和前肢骨。这可能说明当时皇家的苑囿有各种珍禽异兽,满足其观奇。而小长臂猿“又小又可爱,毛绒绒的”,是“异兽”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灵长类动物。长臂猿在墓中的出现充分显示了人类对该物种的灭绝产生了影响。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