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冯一潇:诺贝尔奖为何青睐交叉学科

2010.2.02

  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建设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交叉学科研究既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体制,促进各学科协作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人员聘任评价机制、资源分配机制以及相应的交叉学科学术支撑体系。交叉学科研究应向体制化、制度化及管理的可操作化迈进。2004年,美国科学院协会(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发表了长篇报告,名为《促进交叉科学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该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如何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提出了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到管理体制一揽子富有创见性的改革方案,其前瞻性、系统性、深刻性令人深受启发。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交叉学科的发展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交叉学科既没有院系对应,自身也未成学统,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只能分散到其他学科。由于交叉学科尚没有专门的学术建制,因而常会遭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和固有研究体制与模式的阻力,找不到对应的位置,得不到政策、制度的鼓励和保障,致使学科交叉研究的力度和广度不足。《中国交叉科学》主编刘仲林教授认为,交叉科学研究要在现有科研和教育体制中立足,就必须从深层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和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拓展科研和教学充分自由创造的空间。正如李四光先生所言,要“打破科学割据的旧习,作一种彻底联合的努力”。

  建设和发展交叉学科的关键取决于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管理平台。应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积极创新平台建设模式,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基础,组织联合相关的研究力量,逐步克服现行的教学科研体制、人事制度与学科交叉平台建设相互矛盾的突出问题,建设一个学科前沿性与学科交叉性相结合、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政府和资金赞助部门应有导向性,以鼓励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如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等,保证资源合理、有效到位,以较好地实现各要素间的优化配置,并使各要素间得以和谐发展。还要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创新学术交流方式,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切磋、互相渗透和融合,扩大视野,有效沟通,启迪科技人员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

  交叉科学则因其独特的跨学科性而无法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以至形不成自己的专门队伍和组织,缺乏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平台,发展不得不长时间停留在“业余”的水平上。科技体制应为交叉学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整合人才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在方法上的相互启发,科研中的相互配合,真正实现质量上的系统整合效应。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激励先进成果来推动科技进步。逐步建立和完善交叉学科建设的弹性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弱化短期考核指标,努力为学科建设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正如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2004年给美国政府的科技咨询报告中指出:“为使未来科技领域真正有所成就,造就能够跨越传统学科进行研究并思考外部世界的新一代科学家是绝对必要的。培育这种要么能够跨学科研究,要么知道如何在学科交叉领域与他人合作的新一代研究人员,对于未来至关重要。”

 

  学科交叉推动“大科学”时代进程

  学科交叉体现了科学的综合化发展趋势。科学上新理论、新学科、新技术的出现常常是在现有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学科交叉已经形成了大量成熟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并且还将陆续形成其他重要的交叉学科。这些新学科将会大大推动科学进步,尤其在现代“大科学”发展趋势下,几乎已找不到没有学科交叉的纯科学问题。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以及各种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创建与不断完善,使得科学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推动科学向着多维综合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迈进,这就是所谓的“大科学”时代。我们这里所指的“大科学”并不是指依赖于大装置的“大科学”,而是指“综合性的大科学思维体系”,以区别于“传统的、狭隘的科学思维方式”。

  “分化”是小科学时期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交叉”则是大科学时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表征。在大科学背景下,交叉学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2006年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了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规划,涉及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和发育与生殖研究等研究领域,其中的16个重大专项多数都是跨学科领域的。中国科协新批准的34个学会中,有一些就是交叉科学学会。可见,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各种交叉学科群,乃是当代大科学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0年开始试点实施“重大研究计划”,这是提高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一项新举措,是重要的制度创新。该项目针对重大科学问题,整合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群,实施相对长期(6~8年)的支持,旨在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激励创新。这种资助模式强调顶层设计,突出战略性,在围绕整体目标进行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既保证了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需要,发挥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又顺应了“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规模性,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基础研究中的创新常常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和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大科学”时代将会越来越重视科学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就是现今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我国交叉学科目前总体上处在发展成长阶段,并且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多学科研究中心)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