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温籍教授新发明 可发现千亿分之一浓度的氢气

2008.8.25

前言: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人们不禁困惑地问:能不能有一种仪器准确地预测到地震?昨天杭州传来佳音——

“我们的地震预测仪已研制成功,下月初就要去国家地震局汇报成果了。”昨天,我国著名气体传感专家、博士生导师王维熙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记者。

王维熙所说的地震预测仪名为“ATG6118E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是他们3个来月日夜奋战研制出的,并引起国家地震局的高度重视。

今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成千上万人被埋废墟之下。王维熙每每想起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总是寝食难安。他觉得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尽快为国家研制行之有效的地震预报仪器,便紧急向国家递交了863课题申请书,并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支持下,与杭州超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夜以继日地研制地震预报仪器。

王维熙说,他们研制的地震预测仪,最大成果就是大幅度提高现有测氢仪器的灵敏度,进而提高预测预报地震的准确率。他说,氢气是当今被公认为地震预报中最灵敏的地球化学组分之一。但我国长期以来观测氢气浓度主要采用热导池气相色谱仪,该种仪器灵敏度较低,如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的102G热导池检测器(TCD)气相色谱仪,检出限为10×10-6(10ppm)。

王维熙应用传感器原理试制的地震预测仪,灵敏度提高100万倍,检出限达10×10-12(10ppt)。对于该灵敏度,王维熙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假如250节火车皮里装满花生米,混进一颗蚕豆,都可检测出。”

“不仅灵敏度提高了,仪器操作起来还很方便!”王维熙说。原来,热导池气相色谱仪操作繁杂,如只有在惰性气体作为载气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而王维熙的仪器,不仅可无人值守,甚至可遥控遥测,大大降低了预测预报地震的运行成本。

今年66岁的王维熙出长在浙江瑞安,初中毕业后来到大西北工作。他通过自学成材,成为甘肃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的教授级高工。他领导的小组研制出的820型高灵敏度氢及气态烃现场测定系统,在我国渤海、南海等多个海域从1200米以下海底成功寻找到“可燃冰”;研制的金膜测汞仪,在多个原以为无油的枯井里探测出石油,勘查出我国未知的多个金属、石油探测点,轰动世界。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