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个年龄的科学家,往往还有不少想法,但毕竟眼也花了,精力也不济了,做起精细实验来手会发抖。”李曙光说,研究生则不同,他们年轻,创造力旺盛。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完成很多很好的科研设想,这也是对导师的回报。

  “所以,导师和研究生不存在谁给谁打工的问题。”

  不要将发表国际论文当成负担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获取学位设置了发表国际论文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的基本条件,对此社会各界颇有质疑之声。身为中国科大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的李曙光表示,校学位委员会会议对此有过深入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能够撰写并发表国际论文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能将研究成果写成合格的科学论文发表,是研究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李曙光说,尤其基础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任何一个科学发现都必须在国际同行中获得承认。

  读研期间是训练撰写和发表国际论文能力最理想的阶段。“我指导的研究生,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我通常都要改八遍、十遍甚至十几遍,投稿过程中在国际同行评议后还要再反复修改。经过这个过程,研究生就获得了很好的训练。从我这里毕业的学生中,凡是在读博期间发过1到2篇国际主流期刊论文的,在研究工作岗位上都发展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