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记者探营大亚湾:“鬼粒子”第三种振荡现身记

2012.6.28

  直到1956年,这项试验才由美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完成。最终,在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以后的26年,人们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也打破了泡利本人认为中微子永远观测不到的悲观观点。

  如今,中微子的“出身”、“家庭成员”和“性格”已经基本清楚。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也可以说是构造世上万物的基本砖块之一,其在宇宙中的数量惊人,平均每立方厘米就有上百亿个。它们在12种粒子中占了三种,即电子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

  飞行“变脸”

  一种中微子能够在飞行中变成另一种中微子,然后再变回来,太阳和大气中微子因此“丢失”

  随着中微子研究的深入,有两个特殊现象引起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即“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和“大气中微子反常。”

  “所谓太阳中微子失踪,是指实验观测到的太阳中微子数量远少于预期。”曹俊说,5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的一个废旧金矿,寻找来自太阳的中微子。“之所以去这么深的地底下,是为了屏蔽地面上宇宙线对实验的干扰。”曹俊解释。

  戴维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太阳中微子的数量只有预期的1/3。其它的中微子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困扰科学家数十年,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

  有关中微子的另一个谜团,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科学家发现大气中微子似乎也比预期中要少,“在宇宙中,有很多能量非常高的宇宙射线,它们进入 地球的大气层后,会打出中微子,称为大气中微子。然而科学家发现它们的数量也低于预期,这因此称为‘大气中微子反常’。”曹俊说。

  全球粒子物理学家为揭开这两个谜团进行了不懈努力。终于在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岗实验以确凿的证据,证明中微子存在振荡现象。

  所谓中微子振荡,是指一种中微子能够在飞行中变成另一种中微子,然后再变回来。太阳中微子和大气中微子的“丢失”,都是因为它们变成了其它种类的中微子。

  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如此比喻中微子“振荡”:假设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中,运动员将当年世界杯专用球“普天同庆”射入球门,随后却发 现这个球变成2006年德国世界杯专用球“团队之星”,因此进球被判无效。这种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笑谈,却在中微子的“生存环境”中时时刻刻地上演。

  坚持不懈的戴维斯用了30年的时间,终于发现了太阳中微子振荡,解开其“失踪”之谜。

  根据中微子振荡理论,大气中微子振荡和太阳中微子振荡分别对应着两个中微子混合角23和12。但科学家研究发现,理论上还存在第三种振荡模式,即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对应中微子混合角13。

  “这个振荡小得多,一直没有找到,但是它关系到中微子物理的未来发展,也跟认识的宇宙起源相关,比如推测到宇宙大爆炸的时间。”曹俊说。

  第三种振荡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多国为此开展实验。

  大亚湾“突破”

  反物质消失很可能与中微子振荡有关,同时这也为解开宇宙大爆炸之谜打开了一扇门

  寻找第三种振荡成为中微子研究热点。曾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的“中微子超光速”乌龙事件,当事方是意大利国家实验室下属奥佩拉实验小组,其初衷同样是为了寻找第三种振荡。该小组于今年5月宣布撤销超光速结论,承认是实验误差所致。

  2003年前后,国际上有7个国家提出了8个有关中微子震荡的实验方案,最终进入建设阶段的共有3个:中国的大亚湾实验、法国的Double Chooz实验和韩国的RENO实验。其中,大亚湾实验方案吸引了最多的关注。

  “大亚湾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地形特点特别便利于这项科学研究。”中科院高能所的刘丽冰研究员是该项目建设办主任。

  刘丽冰介绍,因为核反应堆附近的中微子特别多,大亚湾紧邻世界上最大核反应堆群之一的大亚湾核电站与岭澳核电站。同时,这里相邻的排牙山形成天然的宇宙线屏蔽,可排除杂散的中微子干扰,这是外国其它实验组及建设方案中最为欠缺的。

  中国方案一亮相,就震惊全球。美国为此放弃其打算在本土建设的两个方案。2007年,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美国、俄罗斯、捷克等6个国家和地区合作,由200多位研究人员组成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国际合作组。

  3个实验厅从去年8月到今年2月先后投入运行,紧邻的核反应堆产生海量的中微子。近点实验厅的探测器将会测量这些中微子的初始通量,而远点实验厅的探测器则负责寻找其通量减少。来自各国的研究人员分享和分析这些实验数据。

  国际协作研究人员只用了55天的数据,就发现远厅的中微子数丢失了6%,结果表明这第三种振荡几率为9.2%,误差为1.7%。从而,他们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发现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

  美国《科学》杂志在线版“科学此刻”栏目发表文章《中国物理学家揭露中微子测量的关键》,评价:“此次成果完成了一幅中微子的概念图”,其将可以解释为何现在的宇宙中有如此多的物质,却只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反物质的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卡罗·鲁比亚,以及世界许多大实验室向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发来贺信。美国科学家Robert McKoewn称之为“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认为“中国粒子物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曹俊表示,这一发现为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开辟蹊径,就像中微子飞行中会“变脸”,反物质消失很可能与中微子振荡有关,同时这也为解开宇宙大爆炸之谜,打开了一扇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