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


传统的“三明治型”叠层结构给柔性电子领域带来了一些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应用在柔性电子中的传统光电器件,无论是无机发光、有机发光,还是量子点和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都是“三明治型”的叠层结构,也就是需要在功能层两侧夹有两个电极。同时,为了保证发射或吸收光,其中至少一个电极必须是透明的。


这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小的瓶颈。论文通讯作者黄维告诉《中国科学报》,“首先,透明电极的成本高,成为整个器件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其次,随着人类与电子设备的距离越来越近,对电子设备提出可拉伸、可折叠的要求,对电极透明性的需求将大大缩小电极的可选择范围,限制了其在未来智能可穿戴应用中的发展;第三,上下电极堆叠形成封闭的器件结构,难以直接集成传感模块,实现传感和人机交互的功能。”


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在黄维的指导下,孟鸿课题组于2014年成功实现了共平面电极新型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的构思,并于2015年申请了相关国际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