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有关资料记载,“两弹一星”在研制过程中,在我国第一次核爆试验之前,王大珩指导改装了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的仪器――高速摄影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出色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而“远望号”测控使用的先进装备之一,即是王大珩率领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光学设备。

  王大珩说:“从国际上看,约有1/4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工作与仪器研制有关。如,在实用激光器诞生之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肖洛带领研究小组致力于激光光谱学研究,并与合作伙伴对复杂的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创造出饱和吸收光谱与双光子光谱等多种方法,有效提高了仪器的分辨率。由此,他与合作者分享了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前,高端科学仪器,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CT断层扫描仪、X 射线物质结构分析仪等,不仅用来探索自然规律、积累科学知识,而且在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和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