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关键是帮他们找到替代生计。” 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项目四处副处长刘援说,在退耕还林还草之后,国家发给农牧民粮食和现金补助,另外,帮助他们种植林果、花草、中药材和养殖牛羊,农民外出打工还有一部分收入,这些都是替代生计。

  “无论北方还是南方,许多条件适宜的地区还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发展生态农业和庭院经济,也非常有效。”刘援说。

  内蒙古自治区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林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为主的地区,保护区内常住居民约5000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渔业。

  在实施以草定畜、轮牧休牧和渔业限产之后,如何保证牧民收入不下降?保护区管理局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帮助牧民办起蒙古包牧家乐、加工出售旅游纪念品和奶食品、提供骑马观光服务、参与景区管理等,增加他们的收入。如今,达里湖景区内的达来诺日嘎查(村)共有400多人从事生态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