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的Johannes Laube说:“对于这个发现我们感到特别的震惊,这是对大气中的氯气的一次全新观测。”Laube表示:“我们开发的这个技术可能让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大气中仍然存在的氯氟化碳的源头,并衡量人类对消耗臭氧层气体所作的‘贡献’。”

  这一测量结果是从高空气球带回来的气体样本中获得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始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从而复制地球上空所发生的反应。

  同样来自环境科学学院的Jan Kaiser博士说:“我们尝试在实验室模拟的地球平流层环境下测量同位素效应。”

  “我们确实需要更多方法来展开工作,并在我们能够以这种方法确定同位素鉴定之前收集更多的信息,不过这个发现为这种可能性敞开了一扇大门。”Kaiser补充说。

  据研究人员介绍,2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使用氯氟化碳而实现的。氯氟化碳作为制冷剂被广泛地应用在冰箱和空调中,作为溶剂用于清洁用品中,尤其是用在电路板上,氯氟化碳同时还被作为泡沫产品的发泡剂(如灭火设备中)等加以使用。

  人工制造的氯氟化碳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因为来自氯氟化碳分子的一个自由的氯原子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破坏臭氧分子。据估计,它们可以在大气中存留20到100年。虽然1985年在南极发现臭氧空洞后制定了一些国际控制协议,发达国家排放的氯氟化碳已经大大减少了,但是,这种化合物对平流层臭氧层的破坏在21世纪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