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拥有约3亿人口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该区域过去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然而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活跃的区域。最近引起全球瞩目、注入大量资金的新高速公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在不久的将来连通GMS的各个国家,并将打开该区域与国际市场的通道。经济作物如橡胶等在当地经济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林木,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从而加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及其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区域的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将面临着被快速改变的挑战,传统的土地利用系统甚至会消失。在这样一个变化的环境下,当地的决策者必须做出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的长远规划。可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决策制定工具,缺少帮助预期某些决策可能导致的后果的手段,对所采取的决策可能造成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难评估。到目前为止,决策者还不可能对提出的备用方案做出对比或权衡,而更多地依赖于个人印象和经验。为了作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区域规划,首先要考虑各种决策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 (“设定发展”)。构建详细和系统的“设定发展”,需要一个能综合各学科的工具,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因子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