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行的各类评价体系在评价导向、指标设置、计量方法、透明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一直存在争议。

  首先是指标设置不合理,譬如片面地以论文数量等规模性指标评价高校的创新能力,忽视对成果多样性、创新性、应用性的考量。其次,用“一刀切”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类型高校,忽视了不同高校的特点和差异性,导致评价准确性科学性不足、结果失真。而眼下对各类“排行榜”过度宣传和利用,致使部分高校盲目追求评价结果,甚至为达成“指标表现”采取脱离自身实际的举措,使排名成为资源配置的“指挥棒”,大学发展呈现某种程度的“趋利化”或“同质化”倾向。

  曹雪涛认为,实现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引导高校走上注重内涵和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从根本上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近两年,中央大力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双一流”动态监测与新一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相继出台去“五唯”、破除SCI至上等文件,引导高校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