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哈尔滨工程大学:砥砺奋进七十载 逐梦深蓝创一流

2023.9.06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61.shtm

9月1日,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大幕拉开。哈工程体育馆竞赛馆上空悬挂着鲜红的旗帜,校徽、校庆标识和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70周年校庆主题“七秩辉煌、矢志一流”分列两侧。

202396171372410.jpg

1953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哈军工)诞生。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七十载强校兴学,哈工程始终坚持“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与时偕行、与国同进,将逐梦星辰大海的足迹镌刻在蓝色国土上。

“矢志一流的哈工程,将更加奋进报国,走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把报国作为科技工作最高追求,瞄准船、海、核领域高端急需,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哈工程力量。”校长姚郁表示。

忠诚奉献 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心里要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上,年过九旬的中国水声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士莪院士“一站到底”教导水声工程专业的学子。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杨士莪院士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的水声工程专业,带领水声科学家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制工作,为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奠定坚实基础;带队完成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推动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做科研就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决心和毅力。”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院士在学校潜心研究水声学和声纳40载,带领团队成功论证了矢量声呐这一开创性技术,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矢量声呐技术的国家之一,为祖国的万里海疆打造精度更高的“千里眼”“顺风耳”。

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从新中国第一艘试验潜艇,到我国某型无人航行器,70年来,哈工程科技工作者们始终敢为人先、攻坚克难,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深耕关键技术自主创新。

近年来,哈工程研制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助力“华龙一号”达到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实现我国船舶CFD软件自主可控、“悟空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万米下潜深度纪录、水下定位系统保障“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精准定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聚焦重大科技攻关数十项,获批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等一批高等级创新平台,获重大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高新技术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学校以‘科研先行’引领发展,坚持‘大平台、大团队、大任务、大成果、大贡献’,应答国家需求、解决关键问题、集聚全球人才,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哈工程力量’。”姚郁表示。

接续奋斗 将科研论文写进海洋强国

日前,哈工程船舶工程学院张阿漫教授所在的极端海洋环境与舰船力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在水下气泡动力学基础领域坚持20年,终于建立气泡统一方程,破解了理论难题。

“哈工程前辈们服务国家需求,‘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让我树牢了‘顶天立地’的科研价值导向,争当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成为我们的使命担当,也让我炼就了‘十年磨剑’的执着精神。”在建校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的张阿漫说道。

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并举,在国家重大任务和科技前沿探索中,凝练基础研究关键问题,不断为重大关键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张阿漫所研究的气泡动力学是学校水动力学经过几十年不断创新拓展的一个分支。早在70年前,哈军工就开创了我国最早的水动力学。时至今日,学校培养的水动力学人才成为船舶工业领域的顶梁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原所长吴有生院士曾说,“船舶水动力学界最高水平在哈船院。”

几十年间,学校面向国家需要不断开拓水动力学的科研方向,跨介质流体动力学、冰区水动力学、气泡动力学等分支都成为国家优势学科方向,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创新开拓、敢为必成是哈工程人特有的传统和优势。学校师生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以“几代人只做一件事”的韧劲,在一批批国之重器上镌刻“哈工程印记”。

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近15万名优秀校友。80%以上的毕业生投身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领域,“可靠顶用、拔尖创新”的人才培养品牌叫响全国。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