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国已建立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体系

2016.6.30

  “五年来,将204家违法违规的境内外食品生产企业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对检出禁用兽药莱克多巴胺的15家美国猪肉企业采取了暂停进口措施;对检出传染性鲑鱼贫血症(ISA)病毒的挪威三个地区的部分三文鱼产品采取暂停进口措施……”

  6月29日,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表示,“十二五”期间,质检总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通过采取加严检验、限期整改、暂停进口、列入“黑名单”等多种措施,对违法违规企业实施了“最严厉的处罚”。

  会上还发布了“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内容:“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但部分食品品种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问题较为突出。质检总局按照“预防在先、风险管理、全程管控、国际共治”的原则,建立了覆盖各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进口食品安全。

  林伟在对白皮书进行解读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的总体特点是:数量快速增长,来源十分广泛,品种覆盖齐全,口岸相对集中,大宗进口产品已占国内供应量的相当比重。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479.1万批、1.6亿吨、2203.2亿美元。进口食品5年间贸易额增长了22.6%,年均增长率为5.2%。目前我国进口食品的品种几乎涵盖了各类食品,其中进口油脂及油料类、水产及制品类、乳制品类和肉类的贸易额约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7成,其中油脂及油料类占1/4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乳制品贸易持续增长,进口乳制品的市场占比有所提高。乳粉(含乳清粉)年均进口量突破100万吨,约占国内乳制品供应量的两成左右。婴幼儿配方乳粉年进口量增加了近3倍,2015年达到20.2万吨。

  白皮书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各地质检机构严格进口食品把关,5年来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万吨、1.5亿美元,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据林伟介绍,“十二五”期间,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其中约有一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其制品和乳制品。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的原因有20类,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约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3/4。安全卫生问题中,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标、污染物超标较为突出,占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约一半;非安全卫生问题中,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较为突出,约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4成。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