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提出,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正在思索应对策略。来自CMA的科学家周广胜正在编辑来自中国研究机构的有关气候变化和农业的数据,他说:“政府目前对于如何设计应对政策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形势。”就目前他所观察到的趋势来看,与气候相关的灾害,包括旱灾以及其他自然极端天气的暴发频率呈上升趋势。

  备选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包括变更耕作制度、调整灌溉方案,以及选种或培育新品种以适应新的气候条件。亚洲其他地区的研究对于中国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在以菲律宾Los Banos为基地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科学家正在鉴别可以在气温不太热的清晨就散发花粉的品种。该机构还培育出了具有良好抗洪和抗旱特性的水稻品种,并且在印度东部地区已经开辟了试验田,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对降水量的依赖性极大,IRRI主管Robert Zeigler说:“我们谨慎乐观地认为,我们有能力培育出不同品种的水稻,可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