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首先谈到环境健康的概念和研究手段。环境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首先是通过控制污染提升周围环境的质量,其次是评价和控制各种可能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旨在预防疾病和创造健康的环境。

  在环境健康研究领域,刘倩主要关注的是污染物溯源技术,包括环境中和人体内的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主要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即利用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对特别元素的同位素组成进行指纹分析,从而甄别其来源。除此之外,研究过程也使用其它光谱技术等,比如对超细颗粒物的分析会用到NTA技术(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用光谱分析来追踪颗粒物的布朗运动。此外还会用到电镜、ICP光谱等技术;在做材料表征时用到红外光谱、能谱等。刘倩表示:环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单一技术很难形成对其完整的表征,需要综合使用多项技术。刘倩团队在颗粒物溯源,尤其是超细颗粒物、纳米材料、PM2.5来源解析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近期他们在人体血液循环里检测到外源性的超细颗粒物的存在。刘倩表示:“综合利用包括光谱和同位素质谱等多项技术,证明这些超细颗粒物的来源是大气PM2.5,这回答了一个长期没有定论的问题。这是我觉得最近比较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