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凝血项目FDP与D-Dimer 的关系

2021.6.05

人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由4种主要成分组成: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

    正常情况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抑制物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功能超过了纤溶酶抑制物的功能,导致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大量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会进一步溶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和交联纤维蛋白,在血中形成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即FDP。

    FDP的组成成分包括X-寡聚体、D-二聚体(D-Dimer)、中间片段、片段E等。因此实验室通过检测FDP,来了解体内纤溶活性是否亢进。而D-二聚体(D-Dimer)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从理论上讲,D-Dimer的增高是在有血凝块形成后继发出现的反应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标志。因此D-Dimer是FDP的一部分,如果同时检测D-Dimer和FDP,FDP必然大于D-Dimer,但在实际工作中偶尔会遇到D-Dimer>FDP的情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遇到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几个病例:

    从这4个病例看,凝血四项和FDP的检测除病例3的Fbg略高于参考范围外,其余全部在参考范围内。出现上述D-Dimer>FDP的情况。

     首先检查标本有无凝固、溶血、乳糜血等标本不合格情况,标本有凝块和溶血的需要重新采集后再送检。如果是空腹时间不够8h或输注脂肪乳造成的乳糜血,需让患者空腹或停止输注脂肪乳8h后再采集标本送检。对于脂代谢障碍患者或危重患者,我们要将3500转离心15min后的血浆吸出放入10000转/min的高速离心机中离心10min后吸取下面相对清亮的血浆检测,目的是降低乳糜血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即使经过了上述处理,对检测结果还是有一定干扰,因此要在检测结果中注明或与临床医生沟通。

     如果标本合格,我们需将标本倍比稀释后检测D-Dimer,如果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D-Dimer的检测结果在逐渐下降,说明该患者血清中有嗜异性抗体或类风湿因子的干扰,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干扰物的浓度在逐渐下降,因此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就会逐渐缩小,最终报告稀释倍数最大时所检测到的D-Dimer结果即可。

     如果条件许可,我们可以用该血浆直接检测嗜异性抗体或类风湿因子的浓度,如果该患者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或类风湿因子的浓度较高,就能明确肯定是D-Dimer受到了嗜异性抗体或类风湿因子的干扰。

下面将出现D-Dimer>FDP的机理总结如下:

   ①标本影响+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因为FDP和D-Dimer的检测原理是颗粒增强型免疫比浊法,因此当标本有乳糜、溶血和黄疸时,会对吸光度造成干扰从而导致D-Dimer或FDP检测结果不可靠,可能会出现D-Dimer>FDP的情况。

    ②因为免疫比浊法测定D-Dimer是将D-Dimer的抗体包被在乳胶颗粒上,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时,如果患者体内存在较高浓度的IgG(如类风湿因子等)时,由于类风湿因子是一种变性的IgG,它与天然的IgG结合能力较差,但易与免疫复合物IgG发生聚集,使结果假性增高。

    ③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嗜异性抗体时,其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使检测结果假性升高。

   一般情况下FDP与D-Dimer是5-10倍的关系,如果超出此范围,说明二者至少有一个结果是不可靠的。需要结合仪器报警信息、该患者的凝血四项结果综合判断哪一项目的检测结果是真实的,哪一个项目的检测结果是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响。上述4个病例的凝血四项结果均正常,通过咨询临床医生,患者均未有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更换检测系统或将标本稀释得到的D-Dimer结果均在较低水平,考虑为患者体内存在嗜异性抗体或类风湿因子所致,通过定期对患者的随访,证实患者并未有血栓性疾病发生。此时换用其它检测系统复查FDP和D-Dimer的目的是基于不同厂家的试剂在研发过程中所针对的D-Dimer片段大小不同,因此特殊标本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所受到的干扰不同,检测的D-Dimer结果可能会出现明显差异。当然也可以用绵羊血清作为稀释液以20%的浓度稀释患者血浆,目的是封闭嗜异性抗体,能够使检测结果避免嗜异性抗体的干扰,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当然,与临床沟通是必要的,出现上述不合常理的检测结果需及时与临床沟通,核实患者临床诊疗情况,避免患者有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同时建议临床动态观察,以免因为检测结果的差异给临床诊疗造成影响。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