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你对干细胞治疗了解吗?

2021.5.31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在发育初期,胚胎中的干细胞具有全能性,能复制分化成任何组织器官。而成体干细胞降为有限的分化潜能,只能用于对应成体组织的治疗性修复,有很多局限。

1981年,Martin、 Evans和Kaufman分 离出体外培养具有多能性的胚胎干细胞,其后不断的研究也证明了胚胎干细胞是高度未分化的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由于伦理道德限制,直接应用胚胎干细胞的治疗研究受到不少阻碍。

直到2006年,日本Yamanaka研究团队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把小鼠皮肤的成纤维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得到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在分化潜能多方面与胚胎干细胞相似。之后,人iPS细胞也成功开发。干细胞治疗有了突破性发展。

iPS细胞借由病毒载体导入重编程基因,存在致癌威胁。华人科学家丁胜博士的研究团队开创蛋白诱导iPS的技术先河。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用3种化合物抑制剂混合,成功逆转人体细胞到naive状态并具有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性。两者都避免了传统方法的致癌性。

 

iPS/ES培养系统

多能干细胞培养体系发展历程

1981年 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培养→1998年 人胚胎干细胞系培养→2006年 成分确定,无饲养层,无异源物的培养配方→2011年 确定8种hPSC培养必要成分→2013年确定Naive-like hPSC培养成分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