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彻底治理,往往技术上存在困难且费用高昂。而不治理就开发,则可能严重危害居民健康。

  美国曾发生著名的棕地事件:拉夫运河小区案。上世纪70年代末,该小区陆续出现妇女流产、死胎和新生儿缺陷等现象,成年人体内也长出各种肿瘤。调查发现,该小区曾是一个堆满化学废料的大填埋场。该事件推动了美国对于棕地的立法出台。

  一名武汉市环保系统人士认为,开发商对土壤修复工作的怠慢和轻视,也源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

  据骆永明介绍,我国还没有土壤污染防治法。“一些针对土壤污染的管理规定粗犷、分散、缺乏针对性”。亟须国家层面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管理法规出台。

  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还严重滞后。据骆永明介绍,目前我国具法律意义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只有1995年制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只包含了8种重金属、2种农药。主要针对农用地土壤保护。不适用于城市居住和商业用地的场地环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