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魏英杰:奶粉信任危机 监管部门不可帮倒忙

2010.9.02
  据法制日报社主办的《法治周末》报道,山西雅士利乳品有限公司涉嫌将被召回三聚氰胺奶粉添加到新奶粉中,或者更换包装后重新上市。

  看到这则消息后,相信许多人一定会感到震惊和愤怒。不过,广东雅士利集团昨日已迅速作出回应,声明此事纯属虚构。早于此前,山西应县质监局也出具过一份报告,证明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违法添加回收产品的行为”。看这情况,究竟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大家不妨稍安勿躁,拭目以待。

  但这件事情也已暴露出不少问题。这表明,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公众至今仍对奶企没有信任感,一有风吹草动,便很容易把苗头对准企业。譬如近期发生的圣元奶粉事件,虽然事后证明可能属于“误伤”,即圣元奶粉与儿童性早熟并无直接关联,可是人们仍然不敢轻易相信。不得不说,这种公众心理极易被有些机构或企业拿来大做文章,打压竞争对手,浑水摸鱼。

  尽管如此,我并不认为公众的怀疑和焦虑有何不妥。消费者之所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并不是因为胆子小,而是实在被问题产品搞怕了。今天来个苏丹红,明天出现个什么三聚氰胺,这边销售毒韭菜,那边冒出个洗虾粉,谁不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何况如今天天都得担心被“蛇”咬。不瞒各位,我现在每天都自己带饭到单位,到时用微波炉转一下,既方便又卫生。有位同事更夸张,据他说已经有好几年不下馆子了。因为他有个在饭店工作的姐姐,告诉了他很多所谓的内幕。

  为何国内奶企至今难以获得公众完全信赖,甚至备受质疑,动辄获咎?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初为保护所谓民族行业,放过了不少参与作恶的企业,而只严查和处理了一家三鹿奶粉。殊不知,这样做表面上是保住了不少奶企,实际上却未必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这不仅让某些奶企产生侥幸心理,幻想“反正出了事有政府兜着”,更给三聚氰胺奶粉的彻底销毁带来了隐患,进而导致“三聚奶粉”重现江湖、为祸人间。

  早在一段时间之前,市场上就又出现了不少三聚氰胺乳制品,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清查了一批企业。三聚氰胺阴魂不散,一方面是企业利欲熏心,另一方面显然和监管不力、查处不严相关。近日有报道披露,去年底和今年初查办三聚氰胺奶粉案中,一个涉嫌生产销售数十吨问题奶粉的主犯,结果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且缓行三年。一家奶企高管被捕时甚至当着警察的面安慰家属“别怕!最多判刑三年”。

  由此可见,爱护民族企业也可能使民众利益受损。说到底,这根本不该由监管部门操心,其所要做的就是为老百姓守住质量安全关,不轻易放走任何一家黑心企业。企业犯了事,就该一查到底,即便勒令停产、倒闭也在所不惜。更何况,这家企业退出市场,自然有别家企业进入;这家企业无法赢得公众信任,也会有别家企业以质量取胜,换取消费者的青睐。倘若监管部门刻意回护,结果只会是帮倒忙。

  至于该怎样和消费者打交道,如何面对产品危机,企业自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譬如,这次被推上舆论审判台的雅士利,不管是否真的涉案,它肯定比监管部门更急,而且一定会有所表态和澄清。这也是一个机会,让公众看清楚一家企业能否真正对消费者负责,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信任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是要靠事实和行动累积起来。这一次,期望监管部门尽快介入调查,得出真相。如果事实证明雅士利并未作恶,那么,公道自在人心。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