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地区的志留系及泥盆系相当发育,在四川若尔盖普通沟剖面和羊路沟剖面均保存有完好的连续沉积剖面,并具有古生物化石丰富、演化早、分异快、保存好、数量多等特点,与欧美传统地区的地层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质条件,早已成为华南乃至东亚地区开展志留系-泥盆系界线附近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剖面。然而近30年的研究清楚表明,在普通沟及羊路沟剖面中只见到牙形类Icriodus worschmidti worschmidti,并未见到笔石M. uniformis与三叶虫W. rugulosa rugulosa等标准化石。上述事实,导致西秦岭地区各剖面中志留系/泥盆系界线一直争论不休,各家观点差别很大,至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在该地区如何精确确定不同剖面中的志留系/泥盆系界线、如何与界线层型对比已成为我国地层古生物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兴起的化学地层学,为不同地区重要地层界线及界线附近地层的全球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新的研究手段。化学地层学是化学、同位素地质学与地层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成果可在地层划分对比中弥补生物地层学的不足,是当今地层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10年来国际上应用地球化学手段开展志留系/泥盆系界线剖面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研究成果表明:志留纪晚期-泥盆纪早期不仅生物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有机及无机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气候、海平面等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所有这些变化均与发生于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所引起的全球洋陆分布格局的改变密切相关。目前,国际上志留系/泥盆系界线附近化学地层学的研究主要涉及有机及无机的碳稳定同位素、有机碳总量及碳酸钙含量的变化等方面,它们不仅可以为揭示志留纪晚期-泥盆纪早期古环境的演变提供重要的信息,而且也可以为不同地区志留系/泥盆系界线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定量对比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