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探讨智能拉曼光谱仪所用的激发光源

2020.11.02

  智能拉曼光谱仪由于价格高昂等原因,仅在高校实验室以及相关科研院所使用。随着环境检测、食品安全以及实时安检等众多领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众多知名公司已推出了高灵敏、高分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这些设备也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以及实际测试。国内一些高校与研究所位也研制了小型化的拉曼光谱仪,但未做到市场化规模。将拉曼光谱仪小型化,同时尽量提高其灵敏度和分辨率,这正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开发的重点。

  拉曼效应的产生需要一定频率的光进行激发。最初采用汞弧灯作为激发光源。但由于拉曼光强较激发光小6-7个数量级,拉曼信号很微弱,从而限制了后期的光谱检测以及相关应用。因此,在拉曼效应被发现后的30多年,并未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的发明解决了拉曼激发光源的问题,拉曼光谱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得到更好的拉曼光谱,光谱仪往往采用窄线宽的单色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实验室用拉曼光谱仪所用激光器普遍占地较大,不利于小型化、现场化。合适的激光器应满足几个条件:体积小、能量高足以激发出拉曼光,线宽小且输出稳定。目前,商业化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普遍采用波长为532 nm或785 nm的小型固态半导体激光器。

  拉曼位移与激发光频率无关,那么究竟何种激发波长更为适合呢?

  激发波长越短,拉曼激发效率越高,但荧光信号也越强。对很多样品,特别是那些生物有机乃至药品制剂而言,若采用532 nm的激光,一些本可以被探测到的拉曼信号也将被荧光背景淹没。这种情况下,使用633 nm或785 nm的激发波长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光子能量降低,荧光效率变低,所以拉曼散射更易被探测。由于光子能量的减小,拉曼散射的效率降低了,这就需要更长的积分时间或是更强的激光功率。

  随着智能拉曼光谱仪的广泛应用,现场化对光谱仪检测性能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要求。由于激光光源的线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光谱仪的分辨率,激光窄线宽以及功率的稳定性成为各大公司追求的一大目标。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