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安全,是精彩冬奥的前提

2022.2.04

“父亲病危,请速回!”2021年9月21日,中国遗传学会法医遗传学分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刘鹏团队的博士后李尚霖接到了老家打来的电话。

自2020年10月以来,刘鹏和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药学院白净卫联合北京大学要茂盛和黄岩谊、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任丽丽等人,承担了冬奥专项“生物气溶胶新型冠状病毒监测技术”的任务。

2021年10月至12月,该项目确定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测试赛。怎么办?李尚霖火速赶回老家,见了父亲最后一面。10月2日,李尚霖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匆匆赶回北京,奔赴冬奥测试现场。

“我们从2020年10月开始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开展应急攻关,到2021年12月在5个冬奥场馆开展测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刘鹏对自己团队的工作感到满意,但他同时表示,“冬奥开赛在即,我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境外病例输入引发的疫情传播中,通过环境传播如气溶胶和物体表面,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对典型环境中的气溶胶进行新冠病毒监测,可弥补现有疫情防控策略的不足,对保障冬奥会的顺利召开、做好疫情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刘鹏介绍研发团队。郑金武摄

经过近一年半的紧急攻关,联合团队最终开发出了“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

刘鹏介绍,这个系统由便携式气溶胶采集器和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两部分组成。其中,气溶胶采集器由要茂盛团队开发完成,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则由刘鹏团队开发完成。

该系统采用微流控平台结合新型核酸提取与扩增技术,使新冠病毒的检测灵敏度达到20拷贝/毫升,是常规qPCR方法灵敏度(200拷贝/毫升)的10倍。

“也就是说,常规方法在检测时,要求每毫升样品中至少有200个病毒,而采用我们的系统,样品中只要有20个病毒就可以检测出来。”刘鹏表示,全流程分析时间小于45分钟,可实现自动化和全封闭式的新冠检测。

2021年10月开始,研究团队先后在首都体育馆和国家速滑馆等5个冬奥场馆、主媒体中心,以及2家签约酒店进行了气溶胶采样和检测工作。

为了检测冬奥场馆里的气溶胶病毒载量,测试工作只能等到晚上,待场馆里的人员离开后进行。由团队人员在场馆里采集气溶胶样品,拿到场馆外临时搭建的负压帐篷里进行检测。

2021年11月,北京突然降温,并迎来了首场降雪。“由于室外温度一下子降到了零度左右,帐篷都搭在室外,为了取暖,大家只能把棉被裹在身上,顶着寒风,在雪天坚持做检测。”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李心月回忆说。

“不好!帐篷被雪压塌了。”因为帐篷是负压的,内外有压力差,加上帐篷顶上覆盖了积雪,一个帐篷被积雪压塌了。

“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停止工作,继续认真细致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刘鹏介绍,在两个月的测试赛期间,联合团队共采集和检测了348例样本,检测成功率达100%。

“该系统在冬奥测试赛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并针对赛时的防疫条件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贴合冬奥比赛场景的要求。”刘鹏表示。

目前,该项目已被确定为北京冬奥可实施的项目之一,将为冬奥会提供全面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保障。

没有安全,就没有奥运的精彩,做好冬奥会的安全保障,既是对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志愿者生命健康的保护,也是保证赛事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刘鹏和团队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为世界呈现一场安全的冬奥盛会。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