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蓝田:在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模式动物商业技术平台

2017.9.12

  蓝田,世界知名分子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学系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蓝田博士在人类遗传学、分子进化学、干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及发育生物学等领域进行诸多开创性研究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发表论文 100 余篇(平均 IF≈11.5),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80 余篇,包括 Nature 系列(10 篇)、Science(5 篇)、 Cell 系列(2 篇)、PNAS(5 篇),Human Molecular Genetics(11 篇),累计申请ZL 8项。科研之外,蓝田博士还是一名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在干细胞、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成功创业。2006年参与创办赛业(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参与创办赛业(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3月,再次创业,创办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少年立大志:“我要研究改造人”

  有一种人,似乎天生注定要做科学家。比如,蓝田。

  1968年,蓝田出生在一个科研世家。因父母都在中科院物理所从事科研工作,少时,当别的孩子在玩泥巴,蓝田则常被父母带去实验室,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看他们做实验。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一个“科研梦”慢慢在他心中长成。当生物通小编询问为何选择科研时,蓝田博士笑道:”这也许是天生的,我从小对科学的兴趣就很大,有很多奇思妙想,记忆中最爱看的第一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想做科学。当然,父母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如果他们是做生意的,我可能从小就想着从商了。”

  父母物理方面的才能,很好地“遗传”给了蓝田。从小蓝田物理就很优秀,一度打算以物理为专业,父母也非常期望他能“继承家学”,但谁也没想到有一天蓝田会“变卦”。在十几岁时,蓝田突然在家里的阳台上对父亲说:“长大我要研究改造人!”

  从物理学急转至生命科学,是什么让蓝田突然改了志向?谈起这段往事,蓝田博士陷入回忆。“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思潮新名词都涌进国内。生物研究方面,特别是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基因工程等新词汇渐渐都开始在中国能听到,各种新技术新发现让生物学从传统的做切片做分类,一下子带到了基因的层面。而当时关于物理研究有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在物理上能发现的都已经被发现了(虽然后来被证明这一观点是错的)。”一个是新兴的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一个是在当时看似已经没有太多探索前景的学科,两相比较,蓝田决定跟随自己的好奇心,“选择读生物虽然跟我当时科目上的优势并不匹配,但我直觉上觉得生物技术在未来会有很大的潜力”。

  让蓝田决心以生物研究为志业的,不仅仅只是因为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和相信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有一种时代浪潮所赋予的使命感。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理想精神高昂的时代,虽然在物质生活上远不及今天,但改革开放的步调让人们的视野变得宽阔起来,整个国家和人民都沉浸在一种变革的氛围中。谈起当年,蓝田说:“我们那一代人普遍对国家崛起、民族复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落后,很多人并不知道。后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信息的流入,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落后。我母亲在1980 -1983年初曾远赴美国工作,期间她寄回来了很多照片和信件,让我清楚地看到了美国的发达、中国的差距,使我很受刺激。那个时候,身边很多年轻人在高中就开始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这么落后?大家都在想着要怎么追赶差距,怎么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少时刚刚接触“基因工程”等生物学新概念的蓝田看来,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不但需要从经济上、文化上努力,可能在基因上也能有所突破。“或许通过基因改造,让中国人这个人种变得更强大、优秀起来”,想到这,小小年纪的蓝田才对父亲喊出了“长大我要研究改造人”的豪言壮语。

  如今谈起少时那个“改造人”的梦想,蓝田博士笑道:“那是我当时的一个‘奇思怪想’吧,现在知道这很不现实,改造人类的基因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伦理问题。”

  当初的少年梦在今天看来虽然不那么现实,但却给怀抱梦想的人注入了无限热望和动力。正是在“为国家复兴研究改造人”的梦想的驱动下,少年蓝田一路拾阶而上,从北大骄子到哈佛英才,从麻省理工博士到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在生物科学的殿堂里走出了一段璀璨的科研人生!

  科研26年:好奇不止 探索随心

  对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蓝田在生物科学领域驰骋无界。相较于其他深耕一个方向的科研者,蓝田却经常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几乎每次都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20世纪90年代末,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期间,蓝田专注于Y染色体(男性特有的性染色体)研究。然而那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Y染色体只不过是X染色体退化殆尽的、无甚遗传价值的影子,除了决定男性性别的功能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太大的研究价值,但蓝田不这么认为。凭借个人敏锐的科学直觉,蓝田感到Y染色体中一定隐藏着秘密。性别在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哺乳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而Y染色体又在进化过程中不断萎缩,这究竟是为什么?它到底在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驱使着蓝田深入研究,并最终揭开谜底,从Y染色体中发现了十多个主要与男性发育有关的基因以及提出了Y染色体进化的新理论,一举打破了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传统观点,其理论也成为影响深远且改写教科书的重要发现。有关这一研究论文后先后有2篇发表在Science、2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以及数篇发表在其他一流的专业杂志上,蓝田博士也因此荣登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杂志Technology Review于1999年最后一期选出的“世界前一百名(Top 100)下一千禧年最有实力的年轻创新者”之列。由于其优异的博士研究工作,蓝田还没有做博士后就收到了众多一流大学的聘用书。基于对进化学的极大热爱,蓝田最终选择加入有悠久进化学研究传统的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学系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大脑的功能、人类智慧的形成,一直是蓝田感兴趣的问题,和他少年时“要研究改造人”的奇想也许有潜意识的关联。1999年,蓝田博士进入芝加哥大学任职,同时还加入了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开始组建实验室。这期间,蓝田博士开始转向研究人类大脑进化的分子机制。通过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和其它哺乳类大脑的基因研究,蓝田博士发现人类大脑至今还在迅速进化。蓝田的表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 年他与后来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一起被评为芝加哥商报评选的“芝加哥40名40岁以下的商业、政界和科学明星”。随后,蓝田针对两个与脑容量大小密切相关的基因 ASPM与 Microcephalin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类大脑仍在快速进化的观点。这项研究的两篇论文同时发表在 2005 年 9 月 9 日的 Science上,引起科学界和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也被列入 Science 选出的“2005 年度发现:进行中的进化论”,并被Discovery杂志选为“2005 年头100个科学发现”。蓝田的个人传记刊登在Science 2006年最后一期。

  在人类进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发现的蓝田,并没有恋战,而是再度转向开拓另一个全新的领域--细胞生物学,并在干细胞领域与国内展开合作。蓝田建立起人类干细胞库、干细胞诱导分化、干细胞转基因等关键技术平台,建立了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系统,为研究 ES细胞或iPS 细胞的分化,发现相关标志蛋白提供了良好的示踪工具。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木鼠的胚胎干细胞,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目前世界上遗传距离最远的木鼠-家鼠异种嵌合体,为探讨利用干细胞进行组织器官的修复与再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干细胞领域的广泛关注。之后,蓝田又开创了封闭基因组学,提出了基因封闭的观点,并联合国外多家研究组织和机构发起人类封闭组计划。

  做科研,在一个领域做出成绩已属不易,为何不一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而要不断转换研究方向呢?

  对此,蓝田博士在接受生物通采访时表示,自己每次转换研究方向都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多年的科研感悟和科学直觉,“脑子里有了新的想法,觉得这应该是个很好的方向”,然后通过一些实验论证和全面分析判断后才做出的决定。比起自己最擅长什么,蓝田博士在做科研时更看重自己内心对什么最好奇、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要做就做有价值、有潜力的研究。

  “我的这种科研模式,在别人看来可能很跳跃,我也并不觉得我的这种方式就一定是一种好的模式。选择什么样的科研模式,主要看一个人的性格,和他能不能在这种跳跃中把握住机会。我很幸运,到目前为止,每一次我都抓住了机会。”

  归国创业:为千千万万实验室解决痛点

  在美国做科研的同时,蓝田博士对国内和产业界也一直保持着深切的关注。

  被问及为何选择回国创业,蓝田博士笑言创业并非有意为之,“一开始是机缘巧合”。那是2003年,在一个干细胞会议上,蓝田博士偶遇了广州中山大学的李树浓教授。“他当时在干细胞方面做得很好,约我去广州参观他的实验室,我就来了。”于是,从到中大参观实验室,到兼任中大教授、组建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再到后来成立公司。就这样,一步带动下一步,蓝田博士从科研跨到了创业的大道上。

  而随着与国内交流的深入,蓝田博士也渐渐将事业重心转到国内。“几年前,我看到市场对载体构建的需求,萌生了一个搭建互联网+基因载体的智慧生产平台的想法。“于是,2014年3月,蓝田博士再次来到广州,创立了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我创办云舟生物的愿景是想搭建一个全球领先的基因载体商业技术平台。现代生命科学实验的一场场革命,都是基于基因载体实现的。基因载体是一种人工构建的DNA片段,是生物实验室的柴米油盐,而载体构建却是千千万万实验室的痛点,因为它是一个高度个性的东西,并没有实现大幅度的商品化。很多实验室都是自己构建载体,但往往非常低效,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云舟生物搭建VectorBuilder这个平台,就是想让载体的设计、生产和交流能变得非常简单、智能化。”

  怎么个简单、智能法呢?蓝田博士解释道:“一言以蔽之,就是把一个高度定制化的东西,让它的设计变得非常简单,然后将它的购买淘宝化。这样,一个有载体需求的实验人员来到我们平台上,只要用鼠标点击一下,输入几项指标,就能轻松设计出一个以前可能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设计出的高度复杂的载体。然后,把设计出来的载体放到购物车,实现在线订购,就跟在淘宝上买衣服一样简单。”

  云舟生物通过全球首创性搭建的兼顾智能设计、O2O订购以及智慧生产的定制化基因载体商业平台VectorBuilder,成功扫除了目前基因载体商品化已有的障碍,彻底颠覆现有的作坊式基因载体构建模式,并确保定制化基因载体可以快速且精准的交付。蓝田博士介绍,一个实验室要构建几个月的载体,到了云舟生物的生产平台VectorBuilder上,只要两到三周就行了,而且价格才几百美元。

  对自己一手搭建起来的定制化基因载体商业平台VectorBuilder,蓝田博士非常自豪:“它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而且是中国原创,不仅是全球引领而且是全球唯一。我们这个‘中国创造’的商业平台一步就成为全球的标杆,这是不多见的,而我们做到了。VectorBuilder这个平台是迄今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支持客户线上自行设计载体、进行交易并完成生产和交付的基因载体商业平台,而且它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分子克隆、细胞生物、蛋白表达纯化及生物信息等方面,复制门槛很高,国外或国内别的企业很难模仿。”

  VectorBuilder是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基因工程模式动物商业服务平台之一。据了解,目前VectorBuilder网站可满足每月上万基因载体生产量的业务需求,其中80%以上的业务来自国际市场,创建3年以来总销售额已达4000万左右。对未来,蓝田博士信心十足:“这个市场一年有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前景广阔。而作为电商平台,有一家通吃的特点,VectorBuilder很有信心独霸市场。”

  谈“中国原创” 为广州政策点赞

  如今,蓝田博士既是科研工作者,又是创业者。被问及更钟爱哪个身份时,蓝田博士笑道:“我更喜欢两个身份的并存。做科研,能让我站在领域的最前沿,看到领域最新的发展,给我创业提供很多灵感;而创业能把我的价值更量化,给我带来更具体的社会成就感。我希望通过二者兼有的一个状态,达到1+1>2的效果。”当然,二者兼顾,带来的挑战也大,“每天都觉得时间太少,不够用”。

  “中国智造”是时下中国的热点,而“中国智造”的根基是“中国原创”。对此,蓝田博士表示,“‘中国原创’的条件已经成熟,关键是要走出模仿的心态,走出一套自己的‘创新路径’,这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摸索”。

  谈及企业创新,蓝田博士指出:“一些企业太急功近利,急着想成为亿万富翁,更多想的是商业的捷径,而不是往技术上创新,不能沉下心、踏实地去另辟蹊径”。但同时,蓝田博士也看到“国内创新的土壤已经有了,人的能力、材料的来源、经验的积累等方面都已经跟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了,真心想创新的人,也能够在中国扎根、发芽”。

  在蓝田博士看来,云舟生物能在广州创立和发展正是得益于国内创新大环境的生成。“被问及对广州创业政策的看法,蓝田博士豪爽道:“我只能点赞!广州政府对高新企业支持力度之大,远高于其他国内城市,而且非常公允和透明,这一点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广州包括整个广东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