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的方法

2020.8.18

  丙烯酰胺(CAS号79-06-1)为无色透明片状晶体,无臭,有毒。其相对密度1.122,熔点为84~85℃。溶于水、乙醇,微溶于苯、甲苯。极易升华,易聚合。固体在室温下稳定,在熔融时,可猛烈聚合。

  国内外对如何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做过大量研究,主要方向集中在食品的加工工艺以及抑制剂的选择上。

  食品原料的预处理

  试验得出,制作油炸薯条时,原料马铃薯应避免低于10℃保存。在温度较低时,马铃薯中的部分淀粉会转化成还原糖,经油炸加工后,丙烯酰胺的含量明显上升。将马铃薯切片后在60℃温水中浸泡15min再进行油炸加工,经检测,用此法制成的油炸薯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降至40~70μg/kg,比原来降低5~10倍,同时还保留了原有的烹调效果。研究发现:用70℃热水浸泡马铃薯40min后,油炸产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降低了91%;用50℃热水浸泡马铃薯70min后,在190℃高温下进行油炸加工,丙烯酰胺含量仅为28μg/kg;用柠檬酸溶液浸泡马铃薯后,油炸成品中的丙烯酰胺可以降低70%左右。

  温度与时间的选择

  丙烯酰胺主要存在于煎炸、焙烤等经过高温加工的食品中。研究指出,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是影响油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和油炸时间的延长,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明显上升。加工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120℃以下,丙烯酰胺的生成量较少;而当油温从120℃升高到180℃时,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增加了58倍。[6]

  当焙炒温度在120~180℃时,降低加工温度和减少加热时间可以减少咖啡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当焙炒温度在200℃以上时,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丙烯酰胺的最终生成量会相应减少。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对丙烯酰胺的生成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