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矢志不渝报国志 心怀祖国砥砺行

2022.7.12

  蜿蜒的小路、茂密的山林,远处就是无边大海。这里不是自然公园,而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的坐落之地,很多所内职工经常笑称去化物所就是去“山上”。而在上山的过程中,大家总会路过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场馆,表面上看起来“其貌不扬”,内部却别有洞天。

  一进入场馆,一块“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牌子便跃然眼前,这里就是以“秉承矢志·化物报国”为主题的大连化物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再往里面走,一面由27位科研工作者照片组成的“院士墙”赫然醒目。他们都曾在大连化物所工作、学习过,在一次次研究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共同建设了大连化物所的过去与现在。张大煜、张存浩......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用他们的赤诚之心和不灭信念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张大煜:急国之所急

  场馆外几百米的地方,一尊青铜雕像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目视前方,眼神深邃而坚定。这尊雕像,正是我国催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大连化物所创始人—张大煜。在他身后,“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牌子正熠熠生辉,见证着和他一起走过的数年岁月。

  走进不远处的场馆,便能看到面带微笑的张大煜相片。展馆内有一整面墙,都在诉说他与科学研究过往的点点滴滴。

  1949年3月,解放战争的硝烟仍在弥漫。在党中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号召下,一批心念祖国的有志之士汇聚到辽宁省大连市,雄心壮志地开启了他们的新篇章。张大煜就是其中之一,他几经辗转到达大连,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而此时的大连化物所还是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作为一个刚刚被接手的殖民者遗留科研场所,这里百废待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只要是为新中国建设,理当在所不辞。”怀揣着这样的报国信念,张大煜在大连化物所开启了长达30余年的催化研究。

  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资源匮乏,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脚步。张大煜顶着国家需求迎难而上,成功研制出了“水煤气合成液体材料”等多种催化剂,解了“燃眉之急”。朝鲜战争时期,局势紧张无比,国家急需高性能炸药。张大煜就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研制出了合适的炸药原料,成功投入工业化生产。大连化物所承担“两弹一星”任务时,张大煜又在短时间内研制出“高效精密蒸馏法生产重水”等多种成果,取得了科学技术上的突破。

  祖国需要什么,他就研制什么,敌人制约什么,他就突破什么。

  在无数次的努力和奋进中,张大煜带领着大连化物所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型,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确定了“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直到今天这仍是化物所人前行的方向。

  至诚报国的“张大煜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每个化物所人前进的方向,激励着他们代代传承先师烽火、砥砺前行。

  张存浩:三次为国“转行”

  在张大煜旁边,陈列着另一位科学家的“光辉岁月”。他就是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并于201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0年,张存浩正在美国攻读硕士研究生。此时的太平洋彼岸发生了一件大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张存浩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立马就意识到,美国很快要对中国进行科技及人才方面的封锁。没有犹豫,他放弃了继续深造读博的机会,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归国的大船。

  刚刚归国的张存浩还有些许迷茫,未来的方向在哪呢?他想到可以去北京的留学生接待处递交材料,找找答案。此时的张大煜正在接待处寻找合适的人才,看到张存浩的履历,他立马上前“劝说”张存浩加入大连化物所的团队。两人“一拍即合”,当晚就坐上了去大连的火车。

  在大连化物所,张存浩发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年轻科研学者。怀着报国的信念和“做实事”的想法,张存浩在此地扎根下来,踏踏实实的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涯。

  面临石油资源匮乏的现状,张存浩跟随张大煜开始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他和团队“另辟蹊径”,通过研制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成功建立了工艺体系,位居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大庆油田的发现让合成油失去了工业化的理由,这项研究成果只能搁置。

  张存浩没有气馁,迅速转向了国家需要的下一个方向——研究火箭推进剂,开启了第一次“转行”。没见过火箭、没有任何参考的资料,一切都无从下手。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张存浩和团队驻扎到郊区的实验站,吃住同行,“赶”着科研进度走。历经千余次的实验,冒着爆炸的风险,团队研制出了液体氧化剂注喷器,为火箭研发提供了关键部件。

  1973年,激光科技成为我国前沿课题,大连化物所也组建了激光化学实验室。张存浩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转行”,他接过重担,成为了该实验室的首任主任。面对仪器、设备等欠缺,他再次驻扎进实验站内,实地攻关困难,最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成为中国激光的奠基人。

  但张存浩的步伐显然不会就此停止。1982年,他又将目光瞄准脉冲氧碘化学激光领域,再一次勇闯“无人岛”。张存浩带领团队于1985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次“转行”,三次成功,背后不仅仅是张存浩对于科研的热爱,还有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时勇挑重担的决心。张存浩在同事这里有一个绰号—“张着急”,因为他总是想着国家交给的任务怎么尽快完成,怎么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国家为重,个人为轻”的信念一直深深扎根在张存浩的内心,这也是支撑他六十余载研究岁月从未停止前进的动力源泉。

  “大爱无我,矢志报国”的张存浩精神,也在大连化物所内一代代传承下来。

  一代代人的“接力”

  除了一张张记录过往的照片,还有一些老物件也躺在展馆的玻璃柜中。有张大煜先生的手稿、自传、实验记录本、入党志愿书,也有张存浩先生的实验记录本、制作的幻灯片,钱学森给张存浩的回信,张存浩给温总理的信等等。这些珍贵的原稿将当时那个年代赤心报国的生动场景,如同“飞鸽传书”一般又带到了每一位参观者的眼前,也镌刻在每一位大连化物所人的心中。

  而大连化物所的精神并未就此止步,传承还在继续,接力棒正一代代传给下一位“选手”。

  毕生从事色谱基础理论技术的邹汉法、毕生奉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蒋宗轩、毕生投入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的任通......国家需要什么,他们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什么。在这个北纬39度的“浪漫之都”,一代代学者用自己对科研不灭的信念和对祖国热枕的真心,积累成坚不可摧的城池堡垒。他们也将继续扬帆,踏上新的征程,向着星辰大海前行。

  “秉承矢志·化物报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成立于2019年,截至2021年底,共接待活动200余批次、累计接待参观学习约2300人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