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蔡亦钢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他被公派到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初来乍到,蔡亦钢被深深地震撼了,在大陆时自我感觉很好的他感受到了中美在科技领域上的巨大差距。在中国无法比拟的科研条件和环境中,蔡亦钢如饥似渴地学习和追赶先进技术,原定一两年的访问学者行程,变成了旅美近22年的科学家生涯。

  美国导师千金一句通茅塞

  1995年,蔡亦钢进入全球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在这个名师辈出之地,他的发明创造才能进一步迸发。

  美国科研和学术环境宽松自由、开放包容,大家在平和心态中进行竞争,不为趋名逐利而进行华而不实的研究。蔡亦钢津津乐道的一件小事是,1995年在混沌学方面取得许多成绩的他对导师说:“我们的成果可以去申请国家评奖了。”身为美国最优秀科学家的导师却回答:“我们科学家的职责是从事科学研究。”

  短短一句话,令蔡亦钢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做学问的目的绝不是追求功利,而是追求真理。这话令其此后转战其他领域及实验室,都受益匪浅。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蔡亦钢的科研成就包括流体诱发振动、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核反应堆应力腐蚀破坏等。2000年,他当选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院士(Fellow),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留美学者中第一位获此殊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