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文特尔:越战老兵如何“制造生命”

2010.6.02

  耗资逾4000万美元

  文特尔是在4年前向“人造生命”开始进军的。当时,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实验证明了,将自然的DNA注入另一个细胞是可行的,而后,他开始了用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DNA,并在2008年年初,合成了一个多达58万碱基的人造基因组,是当时最长的。

  因此,这位当时刚刚年过花甲的美国科学家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度入选《时代周刊》年度“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与胡锦涛、奥巴马等齐名。

  不过,作为一名基因专家,文特尔进入这一行则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了。当时,他积极参与到风靡全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积极绘制人类的基因图谱,但因为与同行意见不和,这名越战老兵最后却走上了一条“商业+科研”的道路。

  当时,文特尔坚持认为“散弹定序法”是最快且有效的测定人类基因图谱的办法,但其他专家却认为对于人类如此复杂的生命机体而言,该法的精确性有待商榷,因此坚持使用速度更慢的定序方法。尽管四处斡旋,但文特尔仍然无法获得公共资金支持,这让文特尔颇为沮丧。

  1999年,他创办了由私人资本注资的塞雷拉基因组公司,展开了与公共资金支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互相竞争之研究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塞雷拉研究计划旨在建立一个需付费才能使用的基因组数据库,这使他背负恶名。

  刚开始时,看上去文特尔占据了上风,因为他们的成本比政府计划更低,速度也更快。不过,政府还是抢在塞雷拉公司之前几天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图谱,使得该公司申请ZL的努力受挫。而政府随后又禁止所有基因序列申请ZL,这使得塞雷拉遭受严重打击。

  在2002年完成了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并公之于众之后,文特尔被塞雷拉公司“扫地出门”了。

  尽管看上去跌得鼻青脸肿,但他很快吸取教训,着手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非营利基因研究机构,关注于合成生物学,经过2年的筹备,这一机构最终于 2006年成立,近几年他在合成基因组方面的成就,均在该机构下完成。

  2005年,他又与人合办了“合成基因组”公司,这是一家旨在通过微生物制造生物燃料的公司。这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其财务数字并不公开,但似乎文特尔从这家企业中赚到了不少钞票。

  去年7月,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与这家公司签订了一个价值6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用于下一代生物燃料的研发。而在本次完成的“人造细胞激活” 实验中,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其中的绝大多数也是由“合成基因组”公司埋单。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