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类鼻疽假单胞菌的诊断及治疗

2022.12.12

  类鼻疽病(melioidosis)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潜伏期少则2~3天,多则数年,起病可急可慢,虽最常累及肺部,但人体内几乎每一器官均可侵犯,因此,误诊率极高。肺类鼻疽病为最常见感染类型,表现为原发性或血源播散性肺炎。前者最易误诊为肺结核,除临床表现相似外,X线胸片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其多侵袭上叶,呈实变或浓烟样浸润,并可有薄壁空洞(2cm~7cm)。少数病人并发胸腔积液、胸膜粘连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至于类鼻疽败血症及多部位脓肿的诊断,如无病原学根据,则更为困难。Puthucheary等复习了50例类鼻疽病人资料,发现76%的病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或实体肿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泰国报告类鼻疽假单胞菌是该国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凡生活在疫区(热带、亚热带),有上述基础疾病者,患有原因不明发热,或抗结核治疗无效的“肺结核”病,或化脓性疾病均应考虑本病,应及时作病原学检查,包括渗出物、脓液等作涂片、培养和免疫学试验,尽快确诊。

  类鼻疽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抗菌。文献报告类鼻疽假单胞菌对氯霉素、哌拉西林、头胞噻肟、头孢他啶、西力欣、复方新诺明敏感,并推荐头孢他啶作为治疗重症如败血症的首选药[3]物。根据我院药敏试验,头孢他啶敏感率仅为13.3%,而替卡西林、阿莫西林及泰能则更为敏感,应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