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健康时报:中国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高于欧美

2007.7.31

     新闻背景: 日前,菲律宾发布大白兔奶糖中含有甲醛的检测报告,中国产大白兔奶糖在菲律宾、香港等地商场和超市遭遇撤架。而国际公认的权威检测机构SGS对大白兔奶糖检测结果:未检出甲醛。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多次拒绝中国船运食品入境,并扣留了从中国进口的107种食品。

  “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FDA公布的从中国扣留的食品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标签不合格被扣留,真正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有毒有害产品非常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权威专家陈君石指出。

  其实,即便是最近“中国食品威胁论”在美国媒体中大行其道,美国人的生活也没有被这种论调打乱。

  “避免中国食品几乎是不可能的。”7月26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自由撰稿人萨拉?邦吉奥尼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采访时说。

  “经过一年没有中国的日子后,我可以告诉你: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邦吉奥尼在其最新出版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中说。

  2005年,邦吉奥尼动员全家人和她一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在这一年中,邦吉奥尼及家人试图抵制包括食品在内的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这并非出于政治目的,我只是想了解经济全球化对普通美国家庭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带来的影响。”但当实验结束后她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最近1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增长。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海产品和农产品价值达41亿美元,而1995年,这一数字是8亿美元。

  美国人每天饮用的苹果汁,有一半都来自中国。此外,还有大蒜、速溶咖啡、干果等。“就算你把冰箱里的苹果汁拿出去,面包里的草莓酱也很可能来自中国。”邦吉奥尼说。

  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负责人哈巴德则表示,尽管目前美国市场销售的糖果中没有一种标明“中国制造”,然而大多数糖果中,都至少有一种成分是从中国进口的。

  路易斯安那州大学的约翰?汉密尔顿教授这样总结美国人对“中国制造”的情绪:“中国已从一个弱者变成了一名勇士,我们热爱他们,也害怕他们。中国已经成了我们有力的竞争对手,可我们又不得不拥抱他。”

  中国食品比美国更合格

  7月18日,新西兰议会对中国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展开辩论。辩论中,工党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长安耐特?金指出,目前,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其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也声明,他们没有将中国列为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关注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到目前为止,新西兰食品安全局一系列的检测程序中,还没有发现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食品残留物超标。”

  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06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成为各个国家出口食品安全性的最佳注脚。报告指出,虽然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但是中国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42%,0.58%的不合格率则远远低于美国、欧洲——美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不合格率为1.31%,欧洲为0.62%。

  美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出口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中国质检总局7月13日发布公告说,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肉制品的检验中,发现了致病的沙门氏菌污染、饲料添加剂和禁用兽药等,禁停这些肉制品在中国的销售,7家美国企业因此上了黑名单。

  今年6月,深圳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口的一批冻鸡肉产品中检出克球酚超标;某美国供货商输华的柳橙果肉和特级杏脯中,被检出细菌总数、霉菌和二氧化硫含量超标;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一柜来自美国的开心果仁进行查验时,发现部分开心果已经腐烂变质,同时还截获了有害生物台湾乳白蚁。

  7月,美输华的某饮料被检出添加剂“诱惑红”超标,相关产品已做退货处理。

  前FDA资深官员卡尔?尼尔森认为,个别产品质量不佳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全球化促使商家寻找最便宜的商品,进口商要压低商品价格,而出口商为了获取订单,会拼命压缩成本;一旦监管出现漏洞,某些唯利是图的出口商就会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这就为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美国政府也一度受到美国本土食品安全的困扰,据FDA官方网站公布的数字,美国由食品传染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每年影响到250万至3300万美国人,这一恶劣情况促使克林顿政府于1997年发起“食品安全运动”,以遏制食源性疾病的蔓延。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