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炳承看来,他们是火种。他精心地呵护这些火种,期盼着有朝一日他们的燎原。他常对学生们说,“我们这一代,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把队伍带到了国际前沿。你们这一代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更应当有责任走到国际最前面,参与对整个领域的引领。”他认为,微流控芯片的研究和产业化,是一定会被不断推进的,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才刚刚显现。因此,他期待着有一支宏大的队伍参与这样一种推进,期待着有一批人,而不是一两个,参与引领。如果这一批引领者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微流控芯片在整体范围内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指日可待。

  “现在,我直接联系的有三个团队,一个在大连化物所做单细胞分析,一个在大连理工大学做器官芯片,还有一个在大连医科大学从事肿瘤芯片和外泌体研究。直接领导这三个团队的是我原来的三位学生,他们从耶鲁等海外名校回来,年富力强,朝气蓬勃,我只起到一个学术上建议和工作上协调的作用,努力让这三个团队在内部形成一个合作机制,瞄准精准医学和精准药学这样的目标,承担并完成有一定全局意义的重大课题。”林炳承介绍说,“除此之外,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大连化物所微流控芯片校友的年会制度,我希望这三个合作的团队能联合全国各地由我前学生领导的微流控芯片研究或开发团队,联合我们在医学、药学、材料学等领域的朋友,共同推进我国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最近的一个例子是,11月下旬的校友年邀请了全国化学、医学和材料学界的著名中青年专家在徐州举办‘2016精准医学、精准药学中的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

  每天早晨七点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内西侧山坡的林荫小道上,总能看见一位儒雅的长者,提着一个公文包,拾级而上。十多分钟后,林炳承教授打开办公室的门,开始了又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