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基因检测“联姻”保险惹争议

2018.9.26

  如果让你接受一次并不复杂的基因检测,从而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几率,甚至有针对性地购买保险,你是否愿意?保险公司送客户基因检测产品不算新鲜,最近,又有保险公司直接跨界布局基因检测行业。但一直以来,基因检测可否直接用于保险定价、核保等,存在较大争议,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

   花几百元在家就能检测基因

   “我的基因分为80分,表示健康指数还是蛮高的,说是超过87%的用户。但有一项癌症显示是风险稍高,其他都是风险正常。真得考虑买个重疾险了!”市民赵女士购买了众安生命的“女性十大癌症易感基因筛查”产品,昨天刚刚收到了检测报告。

   基因检测在家就能做,几百块钱就能搞定。新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缩短了检测时间,如今保险公司也来跨界布局基因技术。

   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近日宣布其在健康生态的全新布局——“众安生命”,研究检测技术、基因技术、细胞技术等在大众健康领域的应用,推出了针对营养、用药、防病、运动等多种场景的基因数据分析产品。

   同市面上其他价格较低的基因检测产品类似,众安的基因检测产品也是消费者线上购买检测盒、再寄回样本的形式,价格从几十元至六七百元不等。

   赵女士告诉记者,检测过程非常简单,按照说明书刮取口腔采样,再把样本寄回,15个工作日后即可收到在线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中包含了10项癌症分别对应的风险指数和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由低至高分为5个级别,每一项均有结果解读、预防建议、症状、致病因素等分析。

   “检测报告上写明,检测结果可用于指导生活习惯、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案的制定,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的依据。价格这么便宜,也不知道结果准不准。”赵女士有些存疑。

   检测结果暂不用于核保核赔

   保险和基因的联手不新鲜,不少保险公司都跟基因检测机构进行过合作。比如,富德生命人寿曾与华大基因达成高端健康管理合作,并为客户提供过基因检测服务;众安之前就推出过乳腺癌检测产品;太平人寿推出过“基因检测与健康管理”服务;此外,平安、国寿、人保等公司都与基因检测机构进行过接触。

   理论上来说,基因信息可以决定将来出险的概率,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风险大小确定保费,从而降低风险。但这也正是消费者所担心的:保险公司会不会为了卖产品而故意给出糟糕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是否会拉高购买保险的价格,甚至被拒保呢?隐私能受到保护吗?

   记者获悉,基因信息能否用于保险领域存在争议,目前在国内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险公司与基因检测公司的合作也还处于探索阶段,远没有找到成熟的模式。

   去年年底,保监会公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及,保险公司不得基于被保险人除家族遗传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等进行费率浮动。保险公司销售健康保险产品,不得非法搜集、获取被保险人除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也不得要求投保人提供。保险公司不得以被保险人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作为核保条件。

   “我们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会使用用户基因检测结果作为保险核保核赔依据,不会因基因结果影响用户投保和理赔。”众安生命表示。

   但一定程度上,基因检测结果促进了保险的销售。“先赠送客户一份基因检测,拿着结果跟客户聊,卖产品相对容易一些。”一位保险销售人员直言。

   基因信息或被有条件应用

   国际上对于基因检测结果应用于保险领域也存在不同的态度。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持反对意见,这些国家明确规定除用于医学诊疗外,禁止第三人获取和使用基因检测信息。而德国则规定投保人应向保险公司披露被保险人基因测试信息。英国、荷兰等国家则是有条件地支持。如英国在检测方法、疾病种类、保额金额三个维度限制基因检测结果的使用范围;荷兰允许使用健康保险保额30万元以上,人寿保险保额60万元以上的被保险人的基因信息。

   但无论如何,保险产品与科技相结合的趋势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为自己打上了“大健康”的标签。

   “过去,保险往往处于健康管理链条后端,只在风险发生时发挥经济补偿功能。而今,我们希望向链条前端延伸,为用户提供从疾病预防、跟踪干预、健康改善、健康保障、到医疗服务的闭环式解决方案。”众安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众安生命总经理刘海姣说。

   “基因检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应一棒子打死,一定要找到安全性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消费者和企业的双赢。”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