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基因芯片的区别

2021.6.01

  检测条件不同

  核型分析需要新鲜的“活细胞”,需要细胞培养,若细胞培养失败,则检测失败,并且细胞生长周期比较长,因此核型分析的报告周期比较长。

  基因芯片检测对象为DNA,不需要细胞培养,成功率高,报告周期短。

  检测分辨率不同

  芯片依赖其密布的探针,检测染色体上对应位点的信号,来判断同一染色体区段的拷贝数,也就是说,会受到探针分布的密度限制,密度高了,检测精度可以提升,但是成本也会高出很多;密度低了可能精度就较差。另一方面,拷贝数并不能反映结构上的重排重组,也就是说芯片不能检测出染色体遗传物质总体平衡的异常,比如特别常见的平衡易位和染色体倒位等。当然,芯片虽然有这些缺点,但是其优点也是非常显著,100Kb-5Mb的染色体缺失重复可以轻而易举地检出;而且,未知来源的染色体片段,都可以通过芯片判断其来源组成,从而判断其临床意义,这些是染色体检查无法搞定的事情。

  大多数实验室的染色体G显带技术只能做400条带,核型检查只能看到大于5Mbp的改变,但是染色体的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在组型图中一目了然,不需要把染色体截成无数段后测出信号,靠算法拼接结果,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仍然是染色体病诊断的金标准。

  目前来说,这些技术各有所长,依据具体情况灵活组合应用才是上策。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