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9日直播|清华大学蒋澈导读《林奈传》

2023.7.28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44.shtm

20237281634302426.png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9日(周六)20:00

直播平台:

20237281634302425.png

科学网APP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20237281634302424.png

科学网微博

20237281634302423.png

科学网视频号

【直播简介】

“一位伟人走出小农舍,世界由此而改变。”

——卡尔·林奈,自述

每一种花、每一种草、每一个动物有自己独特的名字,甚至还有不少别名、雅名。以玉米为例,仅是中国各个省份就演绎出了十几种各具特色的俗称。但对于科学家来讲,每一个物种其实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拉丁文学名(如,玉米拉丁学是Zea mays L.),那么这个生物学学名是怎么来的呢?

17、18世纪是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动植物新品种被带回欧洲。然而当时的博物学家们对植物的分类及命名各成一派,往往导致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出现,而且通常还是不同的语言。人们并没有一种恰当的分类方式和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

此时,瑞典生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萌生了一个伟大的念头:用一种系统、简约、有序的方式展现造物主的作品,为大自然建构秩序,结束这一混乱状况。

为此,他创立了生物分类体系,提出用界、门、纲、目、属、种将生物界分门别类,并提出了为动植物科学命名的“双名法”体系:属名+种名,统一以拉丁文标识。自此,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有了“名”和“姓”。

他共计为大约4400种动物和7700种植物创造了国际通用的拉丁文名字,他的《植物种志》《自然系统》分别成为现代植物命名法、动物命名法的起点,也影响了包括达尔文和孟德尔在内的几代杰出的科学家。

因其杰出的贡献,林奈的头像被印在了瑞典纸币上,他是瑞典的民族英雄,也是人们眼中的“植物学王子”。然而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林奈可能是一个被遗忘的人物,或者只是在生物课本上出现过的名字,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林奈是怎样一个人。

《林奈传:才华横溢的博物学家》(简称《林奈传》)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鲜活再现了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坦荡的一生,刻画了他矛盾又神秘的性格,营造了一个勤勉、诗意、有条不紊、天才、坚韧的科学家形象。

本周六晚八点,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蒋澈,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奈传》译者徐保军,商务印书馆副编审熊姣,一起“会一会”林奈这位生物分类学的“祖师爷”。

【嘉宾介绍】

20237281634302422.png

蒋澈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从事博物学史、西方早期科学史研究,著有专著《从方法到系统——近代欧洲自然志对自然的重构》、译著《描述的科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志》等多部。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8)、特别资助(2019)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21)。现为博物学史学会(SHNH)中国代表(2019起)、仲英青年学者(2022起)。

20237281634302281.png

徐保军

现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毕业,耶鲁大学、杜伦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学文化专委会主任、《中国博物学评论》执行主编、《自然辩证法研究》编委、East 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EAJP)编委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学文化、科学思想史、生态文明建设等。

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项目等多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译著多部,译著《林奈传》获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入围奖、北京市第五届“阅读之城2018年请读书目”。

20237281634302280.png

熊姣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现任商务印书馆编辑。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