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在沙龙上表示:“世界经济要从A模式转变到B模式,必须采取‘战时动员’的方式。”所谓的“战时动员”,是指人类需要有战时动员时的那种反应速度,就像二战时期美国快速将民用生产转向军需生产一样,快速、高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抢在全球庞氏经济破灭之前拯救地球。

  布朗在《B模式4.0》一书中指出:1942年1月6日,即珍珠港事件后一个月,罗斯福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布,美国计划生产4.5万辆坦克、6万架飞机、2万门高射炮和数千艘船只。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让那些说不可能的人见鬼去吧。”如此巨大的武器生产数量是前所未闻的,当时的公众对这样的目标普遍表示疑虑。但罗斯福总统和他的同僚认识到,美国当时的汽车制造业集中了全世界巨大的生产能力。在发表了国情咨文后,罗斯福总统会见了多位汽车制造业巨子,告诉他们说,美国将主要依靠他们来完成武器生产的目标。起初,这些厂商表示要继续生产汽车,希望只将军工生产作为追加部分。然而他们不知道,私家车马上就要被列入禁售名单。结果从1942年2月初到1944年年末,美国几乎连一辆小汽车都没有生产,却生产了数量惊人的229600架飞机,远远超过了6万架的目标,数量之大直到现在都难以想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战结束时,有5000多艘船只加入到美国商船队,而1939年该船队还只有大约1000艘船只。1942年也成为美国历史上工业产出增长最快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