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标准从2006年立项到2008年完成了初步的版本。参与单位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在这个过程中,有记载的研讨会至少有7次,参与标准研讨和提出意见的有300多人,我们的编制说明就有25页。”

  不过刘秀梅坦言,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保证安全是第一,但还要考虑到我国国情和行业产业的发展。她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11年新修订的程序手册上说,“(包括标准在内)的风险管理是一个与各利益相关方磋商后,权衡各种政策方案……并在必要时,选择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