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 张尊国教授

  20世纪中期,研究发现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的“痛痛病”是由于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污染耕地和水源引起的。“痛痛病”影响面广,受害者众多,被公认为是“公害病”。

  受此影响,台湾在1982年开始了农地污染的摸底普查。张尊国提到,最初的监测是以画“网格”的方法来进行的——将4km X 4km即1600公顷土地划为一个调查单元,然后再将调查单元用“#”划分成9个分区,在每个分区抓样后混合,以混合样来代表一个调查单元的情况。根据这种方法,整个台湾的平地大概可以划分出800多个调查单元。调查结果分为1~5五个等级,3等级相当于背景值,4、5等级被认为疑似污染或是确定污染。把4、5等级的网格再进行更细的划分,即以100公顷为划分单位再调查,如果调查结果仍然是4、5级就进行更细的划分,以25公顷甚至1公顷为单位,这就是当时调查的架构体系。画“网格”的调查方法总共监测采样的点数约有一万多笔数据,确认达到5级的数目约是1024笔,即1024公顷土地面积。这一架构体系的调查从1983年持续到1987年,后来进行的是中样区调查以及细密调查。直到1999年台湾成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会”(SGR)以后,画“网格”的调查方法才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