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实验室质量保证与数据准确可靠

2020.3.28

(国家实验室认可注册评审员/国家计量认证评审员)
  三、质量评定技术
  实验室的质量体系与企业的质量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能力的要求,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测量能力和其可靠性上。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对输出数据的质量进行技术评定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质量评定技术是为确定输出数据的质量而对测量过程实施的监督。ISO/IEC 17025标准的 5. 9、 5. 4. 5. 2 注 2 (ISO/IEC 导则 25 中5.6)、 ISO 10012—2给出了其评定的基本要求。图1列出了可能采用的方法,ISO 5752给出了其中若干方法的具体步骤。用一组已知或未知成分的稳定样品进行重复测量得出精密度的评价。用已知特性的样品进行重复测量可得出系统误差的评价,当测量过程的统计控制被其它方法证实时,测量次数可大量减少。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测量结果的重现性和再现性。根据评定技术工作完成的情况,质量评定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

  对试验样本重复测量是评价精密度最经典的方法。如何确定评价方案是很重要的,不能认为试验的次数愈多愈好。不可能使用无穷多的样本(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可能性来说),试验次数愈多出现粗大误差的可能性也愈大。所以,在重复测量方案确定时对样本数和测量次数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以一定试验样本数量的平行试验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案,以此可得到许多精密度评价的信息,又可消除质量保证样本适用性的所有疑问。 
  测量过程能否保持预先确认的精密度,使用内部参考样本监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内部参考样本可由内部参考物质(IRM)(对照法)、分割样本(比较法)、标准加入样本(加标回收法)和替代样本所组成。替代样本是为了在合适的常规考核中评价测量 过程精密度而采用的。所有这些样本以及质量保证样本的测量,在使用控制图时能得到最好的说明。因此,短时间内的少量测量结合以前的经验显示其统计控制,从而提高测量过程的自信心。 
  测量方法、所使用的仪器、操作员与测量的系统误差可能存在某种联系。在内部质量控制中,采用包括两人平行试验、两仪器平行试验、使用独立的技术测量经选择的样本以及用权威法与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比较等内部方法可评估系统误差。当合适的方 法有效而没有诸如标准物质等外部支持的情况下,与权威法比较是比较有效的。
  通过外部的评价控制测量过程的质量是极重要的,它可避免内部质量控制可能有的风险,防止由于测量系统本身所带有的而内部质量评价无法发现的系统误差。有几种可提供的测量过程质量的外部证据,这些证据可确认内部质量评介的精密度并提供系统误差的单独评价,ISO10012-2给出了具体方法。可能美国NIST的MAP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可靠的方法,但是选择稳定的、经济的、可定度的参考标准对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来说是困难的。另外可选择的方法包括:实验室间的统测、与其它实验室交换样本的互测、以及从外部得到的参考物物质(ERM)。我国国家计量研究院应研究并提供标准参考物质(SRM),SRM是评价测量过程最好的参考物质。这些标准参考物质具有极广泛承认的明显优 点,为比较测量系统和比较由各实验室在不同的条件下取得的测量结果提供了依据。
  由此,我们明白:每一个实验室应该有能力估计自己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而在内部要全面、准确评价系统误差是有风险的,但完全可用外部的技术资源来达到这一目的。不论是内部的或外部的验证信息,有否不良的操作行为证据,是否存在不允许的系 统误差或缺乏足够的精密度,认真地研究并采取合适的校准措施是必须的,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采取这些措施后,还应该进行随后的测量,以证实这些问题已得到解决。 
  与定量分析不同的是,定性分析往往无法用控制图来鉴别其准确性,而且不能获得在检出限或灵敏度内的定性鉴别参考物质,因为在这水平上鉴别是最敏锐的问题。通常,可靠性是基于方法的已知 选择性和对不存在可能干扰物的了解。分析家的知识和经验可能是决定鉴别正确性的关键因素。 
  使用几种独立的方法来鉴别或使用同一技术的几种变更(例如不同的包谱法)对于证实被测物的定性鉴别是有用的。参考实验室的抽查无论对于被测物的核实还是保证“检出”和“未检出”问题的信心均是有益的。 
  审查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评定技术,审查方法有两类。系统审查由对仪器设备的系统性检查和抽查,以及遵照质量保证计划的步骤两个部分组成。性能审查与在评介实验室技能的熟练程度时所使用的考核样本无关。监督网络和实验室认可机构也常常进行审查,以作为它们评价实验室内容的一部分。实验室管理人员最好制定自己的审查程序,不管有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作事先通知和事先不通知的两种内部审查。
  使用内部考核样本,特别是与控制图联用,是典型的现场性能审查。应该鼓励操作员保持自己具有实时反应能力的控制图。监督人员和更高管理层可以分发样本并持有他们的控制图。监督程度应该分发控制样本并保持实时控制图,以保证网络能随时相互校准。每一层次的质量保证过程的有效性将使上一层次为监督测量过程所需的精力减少至最少程度。
  应以相似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审查。逐级审查可能为实施质量保证程序提供一致性并应再次使上一级机构的审查降到最低程序。系统审查可防止有缺陷的操作,而逐级审查通常仅能检出这些有缺陷的操作。 
  四、质量保证计划 
  1.质量保证方针 
  尽管采用质量保证措施是没有非议的,但是,任何的质量行为不是免费的,很多场合下,质量行为受到冷落的原因是质量的成本和质量对行为人的约束。许多实验室往往制订了很多的质量保证程序, 但是没有管理者的决心和责任,这种质量保证程序只是一纸空文。 
  质量保证方针的采用和阐明是质量保证程序有效的前提。质量保证方针反映质量管理者所承担义务的程度,在这个方针的基础上,可建立并实施某个程序。该方针应该规定在实施该程序时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
  2.质量保证计划
  事实上很多实验室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贯彻某种程度的质量保证。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如果过去的测量过程计划得很好,现在还需要做些什么。当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是不会拒绝要求把工作做好的。但是,对于制度和要求,甚至他们自己规定的一些常规做法都有一种自然的抵触情绪。当制度中包括一些繁琐的或不能令人信服的要求时,实验室人员不仅怀疑这些规定的重要性,而且产生对整个程序的藐视。因此,质量保证程序必须是现实的和可操作的,同时又能为实验室人员所理解。

  对质量保证程序的结构见图2。这些结构中越往下与专业关系越深,一个实验室的方针反映了它的基本测量思想及其追求的目标。它还将反映实验室所努力执行的服务种类和顾客对它的期望和要求。如前所述,好的实验室操作(GLP)和好的测量操作(GMP)主要介绍专门的术语和要实施的一些确定的操作方式。标准操作步骤(SOP)规定怎样做专门的测量,而用于特殊目的的规约(PSP)包括上述所有的专门测量内容。
  应该用产生高质量数据的普遍愿望从内部来推动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的实施,也要用对于专门题目的专门要求从外部来推进质量保证程序的实施。前者根据程序制订,通常的目标是建立质量保证手册,后者根据问题制订,要求建立题目计划。图中连接线的密度表示中心要素与正在进行的程序或专题题目之间相关的程度。
  正如质量保证手册所说的那样,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应该是相当全面的,以明确它能提供的大多数测量服务。为了重视它的测量活动,它也可包括用于特殊目的的规约。通常,对于从未遇到过的某种专题,特别是监视程序,需要建立用于特殊目的的规约。即使已经有了用于特殊目的的规约,在每次重复使用前还要检验它们的适用性。当实验室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质量保证程序时,对用于特殊目的的规约的建立可选择合适于该项目的要素组成,且只需对项目作较少的修改就能使它们适用于专门的程序。
  3.质量保证程序的建立
  质量保证程序的建立应该包括所有层次实验室人员。管理部门必须作出决定产生一个正式的程序和建立今后要遵循的方针。在这样做时,应该提交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程序合适的资料。通常,管理部门应指定一位负责人建立该程序的详细内容。管理部门还需要批准建立程序的各个阶段的计划,并建立监督和实施该程序的机构。 
  负责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委员会的主席,这取决于管理机构的规模。无论是担任或不担任主席,负责人必须组织并安排工作人员研究详细细节,并依照适当的步骤取得一致同意的批准。 
  工作人员必须提供技术上的建议和指导,特别是建立GLP、GMP和SOP时,工作人员要精确地写下这些文件的适当部分或检查其所写的部分,为使大家接受以及排除不重要和不必要的要求,需要得到全体人员的一致批准。 
  工作人员的参加对于他们本身是一个训练机会,这可以算是建立正式质量保证程序中最重要的特点。建立程序的过程需要仔细考虑既适用于实验室内部的测量过程,又要考虑适用于现代的先进测量过程。实验室内不同小组之间和不同测量技术之间的平行测量和对比,为把所有的操作提高到最高的公共水平提供了机会。当把质量保证程序汇编成手册时,它就可与文件规定的内容一样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建立质量保证程序的过程不要搞得太复杂。制订程序的策划者应选好要达到的目标,以促进以后的制定工作,这包括内部方针的研究和考虑与已建立的程序有相互影响的质量保证要求。
  下一步是对程序中已经实施的质量保证步骤进行鉴定并整理成文。这时应该与所定的要求作比较,也应与其它、其他人的经验作一番比较。 
  再下一步是一致同意的批准,这包括内部参加者的同意、管理机构的同意、以及正式的质量保证程序所需要的外部专家小组或机构的同意(按照上述的次序进行)。 
  质量保证程序的建立与实施同样重要。这包括实验室内所有层次的人员,并应在质量保证程序文件中明确规定每一个人员的职责。管理部门应指派一名负责质量保证的管理者代表(也可以称之为质量负责人)或质量部门监督该程序的执行情况。专职人员的责任包括制订定期审查程序,进行系统检查和提供考核参考物质常规或连续的内部能力验证。有关这类工作建议的审查和批准以及用于特殊目的的规约的建立,也可以是该专职人员或质量部门的责任。质量保证部门应该与日常管理无关,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以作出没有偏见的评价。
  中间管理层(具体工作人员的直接领导者)有直接实施质量保证程序的责任。还要检查其部下工作的优 缺点和是否符合质量保证程序的要求。中间管理层要提供与上述两个方面的有关的培训并作出纠正措施的决定,包括识别使测量过程造成偏离的原因。 
  每个技术人员对出具的数据质量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操作负有主要责任。应充分培训技术人员完成技术和质量保证任务的能力,技术人员常常有机会首先查出并纠正测量系统的不正常之处,所以必须训练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都必须能辨别出正常的随机起伏和不正常的偏离。没有必要的过分校准常常会增加测量过程的标准偏差,应予重视和避免。 
  质量保证程序应该严格强制执行,但必要的灵活性在有时还是不可少的,允许对程序有适当的偏离。但如果常常需要偏离,说明程序本身有问题或缺陷,需要修改。由于质量保证程序不够详细或过分详细,或者由于在原先建立程序时没有预料到(或没有涉及到)而造成测量程序的改变,也可能需要这样的偏离。由于这些原因,程序应该不断地审查并按要求进行改进。在提出灵活性时,目标应该建立 一个有信心遵循的质量保证文件,只有在特殊情况 下,才允许对文件偏离,而且这种偏离不应多次出现。即使有充分的理由需要适当的偏离程序,但仍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对这种偏离的批准和验证,因 为质量保证程序一旦失去了保证措施将会把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变成“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只能是乌托邦了。无论如何灵活,当导致对质量方针的偏离是绝对不可退却的,因为这将会造成客户对其实验室丧失信心,而使实验室失去市场。 
  4.质量保证手册 
  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应文件化,而作为体系的组成部分的质量保证程序和操作过程更应以书面的形式将实验室良好的作业行为记载下来,以指导实验室其他相关的人员。通常是将其编成一本手册,其内容包括: 
质量方针及质量保证程序的说明;
GLP;
GMP;
SOP;
实施的各项指导。
  可以把质量手册看作为实验室自己建立的指导性工具,以获得合格的数据。它可提供关于质量保证的方针和步骤方面的内部指导,对于新进人员则可作为培训手册。它同样可满足广泛的社会(当然是来自于客户的)要求。 
  质量保证手册应该是内容广泛、简明扼要、表达 清晰、文字简练。由于是它必须反映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全部和文件的各个层次,所以需要很好的组织并附加索引。ISO/IEC17025中的4.2给出了质量保证手册的最基本要求。
  测量质量手册的结构一般为: 

  质量保证文件必须达到: 
  应该书写清晰、简明;
  应该清楚的说明所要达到的目的;
  应该是可达到的;
  应该是符合客户要求的;
  应该是被实验室工作人员所接受和理解的。
  这里所说的质量保证手册实际上指的是实验室内部使用的质量指导文件,一般情况下是: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个实验室不管它被多少机构认可或被多少客户确认,它所建立起的质量体系应该是唯一的,其相应的质量手册也应是唯一的。否则,就像是一支部队,如果有两个司令部在同时指挥其作战,是难以保证其战斗力的。我们有些实验室往往要应付不同机构的检查而编制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质量手册,而这样的结果,质量体系往往是形同虚设。(持续)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