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陈宜瑜院士: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生事业

2010.2.26

  2004年,作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以下简称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中方主席的陈宜瑜和外方主席Smits教授向国务院提交了题为《推动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生命之河》的报告,指出中国江河流域性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呼吁中国政府推动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综合管理,恢复江河的生命活力,确保大江大河的健康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陈宜瑜指出,流域一般包括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地理单元,涵盖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是流域不同的地理单元与生态系统之间联系的最重要纽带,而大河流域也往往是文明的发源地,人类文明史也是人与自然、人与河流相互作用的历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首词生动地描述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自然与人文联系。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注重开发利用河流的经济功能,忽视河流的生态功能;人们主要采取工程措施来改造自然河流,忘却了采取综合手段,以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人们对河流的管理通常表现为单一部门对单一要素的管理,行政干预常常是解决水冲突的主要手段。为此,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治水社会”而著称的华夏民族如今却为水所困。

  为此,陈宜瑜带领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研究了草海、赤水河、香溪河、涨渡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长江口等国内案例,并结合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欧洲莱茵河流域、加拿大弗雷泽河流域以及《欧盟水框架指令》等国际流域管理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的生命之河”的理念;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流域问题现状,提出了中国开展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原则、基本框架和政策建议,为我国实施促进流域综合管理的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由于这些富有远见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让WWF决定将爱丁堡公爵保护奖授予陈宜瑜。WWF全球总干事詹姆斯·利普说:“我们很高兴能将这一荣誉授予陈宜瑜先生,这是对他长期从事自然保护事业,以及他近年来在中国推动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贡献的充分赞誉。”

  事先毫不知情的陈宜瑜对于此次获奖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能获得爱丁堡公爵奖,是我本人的一项殊荣,同时也是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以及众多为之作出贡献的人们的一项殊荣。”

  “作为一个科学家,保护自然是我的责任。在过去的40年,我为保护自然和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今后,我还将为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努力,尽我所能。”陈宜瑜说:“这是我一生的事业。”

 

  相关链接:

  “爱丁堡公爵保护奖”最早设立于1970年,当时名为“WWF金牌奖”,1996年更名为现名。每年由WWF颁发给那些为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历届获奖的人士包括吕克·奥夫曼(1998),莱斯特·布朗(1989),诺曼·迈尔斯(1983),盖伊·芒福德(1978)和朱利安·赫胥黎(1970)等。200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环境科学家曲格平也获此殊荣。

 

  更多阅读

  陈宜瑜院士获世界自然基金会2009年度爱丁堡公爵环保奖章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