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实验室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结构、原理

2022.1.26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毛细管柱进行高效分析的色谱方法。采用的毛细管柱为内径较细的开管柱。与填充柱相比,毛细管柱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和样本用量少的特点常用的毛细管柱一般柱长在15~60m,内径为0.1~0.53mm,柱流量为0.5~2mL/min,进样量为10ng~1ug。为了充分利用毛细管柱的高效分离特性,需采用与之配套的进样和检测系统。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的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均与填充柱系统不同。常用的进样方式有:分流进样,分流/不分流进样,柱头进样,直接进样,程序升温气化进样等(图1~图4)。尽管每种进样系统设计原理不同,但均

image.png

图1  分流进样

image.png

图2 不分流进样

image.png

图3  柱头进样

image.png

图4   程序升温进样

是为了有效地抑制进样峰展宽,避免进样歧视效应以及保持毛细管柱的高分离效能。


分流进样:最经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进样方式,解决了由于毛细管柱柱容量有限,微量进样器无法准确重复进样nL级样品的问题。具体如图2所示,载气经进样口流量控制后进入进样系统,一部分载气用于进样隔垫吹扫,另一部分载气高速进入气化室。样品注入气化室内瞬间气化后与载气在衬管中混合。分流进样方式常被用于浓度较高的样品,对于常规的毛细管柱(0.25mm,D.),分流比一般为(1:30)~(1:100),大口径厚液膜毛细管柱(0.53mm,D.)的分流比通常设置为(1:5)~(1:10),用以避免初始谱带的扩展,保证得到较尖锐的峰形。

不分流进样:进样时没有分流[图3],当大部分样品进入柱子后,打开分流阀,对进样器进行吹扫。这种形式进样,几乎所有样品都进入柱子,适用于痕量分析。但进样时间较长(30-90s),导致初始谱带严重扩展;必须采用冷阱或溶剂效应消除初始谱带的扩展。该种进样方式有很好的定量精度和准确度,比分流进样的灵敏度大大提高,通常用于痕量分析。


冷柱头进样:柱头进样由Zlatkis于1959年首次提出,适用于大口径毛细管柱。该方式可有效避免分流引起的歧视现象。采用该方式时,进样部分应采用低温,以防溶剂在进样针头气化,是分析较高沸点和热不稳定样品最常用的进样方式。


程序升温进样:程序升温的概念最早于1964年由Abel提出,并由Vogt等首先实现,该方式主要为了改善大体积进样的色谱峰形、改善分离。通过进样器冷进样,以弹道式快速程序升温方式使样品在气化室内迅速气化,并可以按分流、不分流、直接或冷柱头等方式进样。其中,冷柱上程序升温进样是公认的样品失真较小的进样方式,可实现样品低温捕集和快速气化,有效避免分流/不分流进样带来的热降解、吸附以及宽沸程样品的进样失真和分流歧视,并可实现样品浓缩,对多种类型的样品均能得到很好的分析结果。


分离后的组分流出毛细管柱后,由于毛细管柱柱流量小,柱后死体积增加而发生严重的纵向扩散,从而导致峰形展宽,使得已分离的组分可能在柱后再次重叠,影响分离效果。在使用FID检测器时,受燃烧气H2的压力影响,出柱困难,需要在柱后补充尾吹气减少柱后谱带扩展。典型的配置FID检测器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示意图如图6所示。

image.png

图5 典型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示意图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