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石玉龙:不求做名医 惟愿是明医

2022.10.21

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很长一段时间,石玉龙都觉得“好像还在读高三”。繁重的课业、紧张的作息、频繁的考试……甚至让他有点后悔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医学生。

直到进入医院见习,他穿上了白大褂,走进了病房,接触了患者,才意识到自己将来要当一名医生,才明白了医生这一职业的意义。“看到患者被病痛折磨求生的眼神,你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如今,已经在“医海”披波斩浪几十年,石玉龙依然没有忘记当初老师的嘱托:不能要求你们都当名医,但都应做一个明医。“名医是著名的医生,而明医则是明白的医生,是对专业的精通。疾病万千,有些可以治愈,有些只能缓解,面对患者,不求声名远扬,但求无愧于心、不误诊误治,做一名真正的明医。”

疝与腹壁发病率不断上升

大学毕业后,石玉龙进入山东省立医院普外科工作。时任该院普外科主任的李乐平教授认为,省立医院对任何疾病的诊治都应该是全省的至高点。他看到石玉龙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基本功扎实,于是将疝与腹壁外科发展的重任放在了他的肩上。

2000年初,高铁、动车还未开通,老旧缓慢的绿皮火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了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同时不影响日常工作,石玉龙总是坐夜车往返北京、上海参加培训学习。就这样,他逐渐加深了对疝的了解,并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成为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的专家。

疝与腹壁外科涵盖的病种很多,包括腹壁肿瘤、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脐疝等。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健康和美观,产后腹直肌分离问题引起女性患者及疝与腹壁外科医生的关注。总体而言,石玉龙认为,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谱虽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疝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疝病中最为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多见于婴幼儿和70岁以上的老人。腹股沟疝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因衰老而肌肉退化、脂肪含量增多、肌肉张力下降,导致腹壁薄弱。诱发因素包括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引发的腹压升高,同时还与肿瘤、营养不良、肝硬化、大量腹水等疾病相关。

“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也会增加疝的发病率。”石玉龙表示,研究数据显示,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发病率比普通人高9倍。

谈到腹壁肿瘤,石玉龙认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转移瘤,多是腹腔内器官的肿瘤,如肝脏、胃、肠、卵巢等部位的肿瘤转移到了腹壁;另一类是原发性腹壁肿瘤,如腹壁侵袭性纤维瘤,这类患者多有手术外伤史如阑尾手术史、剖宫产手术史、妊娠史等,多见于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

“腹壁侵袭性纤维瘤也称腹壁硬纤维瘤,属于交界性肿瘤,即良性病变、恶性表现,肿瘤不发生转移,但局部侵袭性大,且易复发。”石玉龙说,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增加治愈率。

微信图片_20221021090638.jpg

石玉龙正在查房(左二)。(受访者提供)

腹腔镜疝修补术广泛应用

谈到疝病的治疗,石玉龙的观点是,一两岁之内的患儿没有特殊情况可以暂缓手术,部分患儿通过身体发育自行痊愈。除此之外,只要诊断明确,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患者可以观察,但是成人腹股沟疝是不可能自愈的,只要无明显的手术禁忌症,如心梗、晚期肿瘤等,建议患者尽早手术。”

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疝修补术多为组织修补,也称传统疝修补术。随着合成材料出现,无张力修补术推广开来,它不仅能够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还能大大降低手术的复发率。石玉龙形容道,“就像一件衣服,越缝就会越紧,反而容易破,但打个补丁就能够减小张力,衣服就不容易破了。”

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腹腔镜在疝与腹壁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如TEP(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和TAPP(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就是腹股沟疝常用的手术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刀口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感更轻、恢复更快。另外,腹腔镜还可以全方位探查患者腹腔,若发现对侧有疝或其他疾病,医生可一并处理,避免病人后续再次手术。

作为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玉龙2021年提出申请,在全国以该专委会副主委所在医院为依托成立了6个疝与腹壁外科培训中心。今年,石玉龙还计划举办各种形式的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学术活动,如“泰山大课堂”、腹壁疝修补手术规范化学习班,同时定期召开一些小型的学术会议和论坛,提高各地疝与腹壁外科的诊疗水平。

医学这条路走对了

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面对《医学科学报》的提问,石玉龙说,首先要有丰厚的医学知识储备,其次要有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身为一名外科大夫,不光要动嘴、开处方,更重要的是动手。”

“动手”就是手术。手术操作中,外科大夫需要“胆大心细,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比如来了个急腹症,急需手术,这时候你慢慢腾腾的绝对不行!”石玉龙说,手术分为择期手术和急症手术。择期手术应准备充分后再实施手术,但急症手术则需要同时进行检查和手术准备,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生命。

作为外科大夫应“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手术前,仔细研判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方案,预测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手术中,对于病灶的切除、修补、重建等各项处理要精准,切忌差不多就行;手术后,勤于观察病人引流状况和各项生命指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血肿、刀口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帮助病人及早康复。

至今,石玉龙早已忘记救治过多少病人,但每次听到病人说“大夫,谢谢你!我今天顺利出院了”,他仍然像刚刚从医时那样激动不已。

采访中,石玉龙向记者讲述了一则至今令他难以忘怀的治疗故事。患者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农民,要依靠双手双脚耕作养家,但疝病却让他行动不便,无法正常干活。到山东省立医院就诊时,他的疝已经有十六七公分,先后经历6次手术,均复发了。

经过精心的手术,这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了。石玉龙原以为这段医患缘分就此结束,但没想到,患者却一直惦记着他。

“石大夫,谢谢您,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不能下地干活呢!今年收成不错,我给您带了半袋小米,别嫌弃。”在一次门诊中,石玉龙再次见到了这位患者。

看着他从佝偻的背上卸下半袋小米,用布满老茧的手将小米递过来,石玉龙眼睛湿润了。他没有半点推辞,收下了这份“豪礼”。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