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电解质变化

2021.6.12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血常规、电解质变化。方法 统计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电解质对比。结果 显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WBC、 Gran%有明显变化(P<0.01),电解质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WBC、Gran%变化显著。治疗前K+比治疗后偏低,差异不显著。

 高原肺水肿[1](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由于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不适应,而引起肺动脉压突然升高,肺循环血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以及潴留及转移,导致液体自肺毛细血管漏至肺间质或(和)肺泡而引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HAPE属急性高原病重症,严重时可并发脑水肿而出现昏迷,救治不及时常危及生命[2]。大多数患者于抵达高原48~72h内发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高原施工人员、游客不断增加,收治的高原肺水肿患者也明显增加。本文对2004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61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血常规、电解质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变化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1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符合高原肺水肿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58例,女158例;年龄(36.9±14.9)岁,最大58岁,最小11岁;初入高原发病者477例,重返高原发病者139例;平均发病时间42.1h。无死亡病例,统计该组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一次和出院前最后一次血常规、电解质资料。

  1.2 和试剂 血常规仪器采用迈瑞公司BC3000型血球计数仪,试剂均采用迈瑞公司原装试剂;电解质采用日立7180型自动仪,方法为电极法。仪器均按要求进行定标和,结果均在可控范围之内。所有标本均在2h内完成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处理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2。表1 616例HAPE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 表2 616例HAPE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高原肺水肿是海拔3600m以上地区的常见病。机体进入高原后,因急性缺氧引起肺小动脉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大,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肺水肿。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本病。虽然高原环境下的缺氧是引起高原病的根本原因,但许多急性高原病常发生于人体到达高原后的6~12h甚至1周内。此外,吸氧不能完全缓解急性高原病的症状,患者常需要脱离缺氧环境2~3天后才恢复,这表明急性高原病不是缺氧直接引起的,而是缺氧的超时反应。表1显示高原肺水肿患者发病时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百分比升高,这表明患者多合并有肺部感染,这可能是继发性的感染,同时也有机体代偿反应的因素。治愈后均可恢复正常,变化显著,这也是肺水肿治愈评价标准之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表2 显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愈前后K+浓度有一定变化,但变化不显著,这可能与高原肺水肿患者存在着液体潴留及体液转运失调等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现象有关。体液转运失调等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可以使血管内液体增加,使血浆白蛋白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净滤过压升高,从理论上也可以导致肺水肿的发生,同样,肺水肿以渗出性改变为主,理论上也可能存在着液体潴留及体液转运失调等水、电解质代谢障碍[3]。

【参考文献】

   1 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推荐稿.高原医学杂志,1996,6(1):2-4.

 

  2 李素芝,陈有,赵忠诚,等.高原地区1354例死亡病例分析.高原医学杂志.2002,12(3):1-4.

 

  3 杜翔,王宇亮,崔淑娣,等.高原肺水肿患者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研究.高原医学杂志,2003,13(1):14-15.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