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癌症疫苗的研发介绍

2023.3.24

  使用的抗原大多是相关性抗原,它们在肿瘤组织上强烈表达的在正常组织上也有表达,免疫系统对这些抗原已经“习以为常”。运气好的,可以找到一两个突变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但是这些抗原常常只对小于5%的某类肿瘤有效,而且效果难定,这让癌症科研人员十分苦恼。不仅如此,每种癌都有自己的特性,这也给研究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理论上,所有的癌症都是可以进行免疫治疗的,但是,只有少数几种如黑色素瘤受到了科学家的关注,它是最早被发现有特异性抗原的。后来发现这种抗原并不是特异性的,使用多肽/蛋白质疫苗的试验都失败了。

  晚期癌症患者是疫苗研发商业公司比较喜欢的试验对象,他们可以很快得到疗效数据。但是,数十年的癌症疫苗临床数据告诉我们,免疫疗法的效果,大多体现在早期癌症患者,或者低度恶性癌症患者,通过手术或者化疗已经有效地把病灶减低到显微水平上。有大概超过50%的癌症患者,病情可以减轻到微小残留病,这或许是癌症疫苗最能发挥作用的阶段。但是评估癌症疫苗对最小残留肿瘤的效果却是另一个难题。

  科学家给病人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也给药品的试验设计和监管人员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噩梦。如何检测和评估他们的疗效,让他们绞尽脑汁。一个抗原,可能是特异性的,也可能只是强相关性的;特异性抗原,可能是普遍专一性的,也可能只是某个病人特有的。更复杂的,已有的30多种积极癌症免疫疫苗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生产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试验设计更是错综复杂,各自的病人对象有早期也有晚期,试验的设计终止时间也有前有后,根据不同的诊断又有不同的采样时间,结果自然很难评估。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