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把循环和低碳作为新一轮转型发展重要举措

2013.2.04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丰富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涵,体现了党坚持绿色 、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大连市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凸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工作,将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作为实施“品质立市”、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措施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大连市发展改革委以制定实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为抓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将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把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生态化建设、实现新一轮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明确循环、低碳发展基本原则。

    突出减量优先、再利用与资源化相结合原则。坚持生产与消费环节并重,优先实施资源利用和废物产生减量化,促进废弃物循环回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

    实施陆海统筹,全域一体原则。坚持陆海统筹,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推进以海带陆、陆海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坚持全域一体生态化发展原则,形成功能互补、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全域循环经济规划体系。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原则。坚持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运用政策引导、法规规范和投资拉动等措施,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企业采用循环、低碳发展方式,带动社会建立循环、低碳发展体系。

    ——大力构建六大循环、低碳体系。构建循环、低碳型工业体系。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主线,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进程,积极延伸石化、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主导产业产品链和废物代谢链,逐步完善重点工业聚集区的典型循环、低碳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大连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碳减排能力。

    构建循环、低碳型农业体系。以全域城市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模式,在资源节约和能源高效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完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农村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探索实施渔业碳汇重点示范项目。

    构建循环、低碳型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以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相对集中的旅游业、餐饮住宿业、物流业、零售业为重点,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服务业的资源利用减量化和物质利用循环化,积极建立服务业生态管理制度和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

    构建循环经济新兴产业体系。以“城市矿产”、新能源装备、再制造和海水淡化产业为突破口,全面构筑大连市循环经济新兴产业体系。提高“城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进“城市矿产”产业集聚发展。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加快建立以能源生产结构低碳化、消费结构清洁化为特征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核电、风电和“进气退煤”等重点工程建设。

    构建循环、低碳型社会体系。加强生态理念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量;政府带头示范,实行绿色采购和绿色办公,着力推动建立绿色消费体系。大力推进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开发建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着力开展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设。

    ——建立循环、低碳空间发展格局。

    以大连市生态盈余分析为依据,结合大连主体功能区划分,综合考虑大连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遵循循环、低碳发展规律,谋划“一核、两区、三带”的生态文明建设空间布局。

    “一核”:依托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建设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核心区,强化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的有机结合,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装备配套产业和电子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示范区和世界一流的循环经济区。

    “两区”:建设以主城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高新园区)为主体的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示范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软件和创意产业、商贸流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为大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设以新市区(金州新区、普湾新区和保税区)为主体的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港航物流、信息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三带”:以瓦房店和长兴岛为中心的沿渤海循环经济带,以庄河、花园口、长海为中心的沿黄海循环经济带,以庄河、普兰店、瓦房店北部山区为中心的大连市北部生态屏障带。

    ——实施循环、低碳发展“925”工程。

    循环、低碳发展“925”工程,即建设9个循环、低碳发展示范工程,20个试点示范园区和50个试点示范企业,全面推进循环、低碳发展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一是重点实施“城市矿产”回收利用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示范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循环、低碳型服务业示范工程、循环、低碳型农业示范工程、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示范工程、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处理示范工程等9个示范工程。二是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的产业区域市级以上工业园为基础,从新建园区循环化发展和已有园区循环化改造两个方面,重点建设5个循环、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园区、10个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以及5个循环、低碳型农业试点示范园区,共20个试点示范园区,积极探索“专业型”和“综合型”园区的循环、低碳发展模式。三是重点在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海洋牧场建设等农业领域,石油深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工业领域,资源回收、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物流、酒店(宾馆)、零售、旅游、社区等社会领域培育50家循环、低碳型试点示范单位。以点带面,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完善循环、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完善促进循环、低碳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制定《大连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的相关配套法规,研究制定生态补偿、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循环经济配套法规。二是加大对循环、低碳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建立促进循环、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推动作用,积极培育和建立碳交易市场,使大连成为区域性碳交易中心。四是完善循环、低碳相关统计评价体系。努力建立各级政府、产业聚集区、重点企业等各层面的“可量化、可操作、可监测、可考核”的循环、低碳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