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研成果转化难”在他这里不算事儿

2023.2.17

一大早,约定的时间还没到,袁军教授的车就停到了武汉光谷地铁站F口,对记者说:“李老师,请上车,咱们出发!”

100多公里外的湖北嘉鱼县经济开发区内,他带领武汉工程大学团队研发的“不易燃、无腐蚀、无刺激”新型消毒液已经开始投产。一项科研成果,从科研设想到研发制备,从反复实验到送检获批,再到量产上市,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产学研对接何以如此顺畅?走,去企业瞧瞧。

从中师生到大学教授

袁军喜欢自己开车,在他看来,做科研和开车一样,最大的乐趣的就是既能“掌握主动权”,又直接奔着目标去,高效率解决问题。他的同事、朋友、研究生,以及其他和他接触较多的人都会发现,这个教授与众不同——他几乎从来“不做无用的事”,他的研究课题几乎都是社会上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多都是“订单式”的研发。

“这和我的中师学习经历有关。”一路上袁军向记者介绍,1982年他初中毕业后,考入湖北沔阳师范学校(现为湖北仙桃职业学院),准备毕业后去当小学老师。当时,国家城乡教育资源匮乏,亟需大量教师,各地纷纷兴建起一批师范学校。三年中师期间,袁军不仅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法等系统课程,而且养成了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务求有用的思维习惯——首先是社会需要什么,亟需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是寻找解决办法、破解现实问题,说到底是一种问题导向。

彼时,在沔阳师范,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满怀激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只为了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当个顶呱呱的好老师。中师临近毕业,教育部门出台遴选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政策,包括袁军在内的一批优秀毕业生得以进入湖北大学等高校继续学习。袁军直言:“那三年中师学习真的非常扎实,对我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我们那一届师范生里,后来还出了一个院士哩。”

三十年坚持“做有用的研究”

从湖北大学毕业后,袁军又考取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1992年毕业后回到武汉,进入武汉工程大学主攻材料学,“一晃就三十年”。这三十年里,他始终保持着“中师生”的思维习惯,立足专业、脚踏实地、解决问题、沿着材料学深耕。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吴云韬评价说:“袁军教授的绝大多数科研课题都是贴着社会需求做的,相当接地气。”

“生活垃圾围城”一度是社会急切求解的问题,仅武汉市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超过1.2万吨,“能堆成一座小山丘”,这么多垃圾怎么办?袁军带领团队尝试从废旧编织袋着手,研究把废旧编织袋做成FRPP模压塑料管。这项成果受到再生资源行业密切关注,湖北一家科技企业很快找上门,几个月后就实现了成果转化。

除了废旧编织袋的转化,袁军团队一度还试图组团进行生活垃圾机械化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通过分类处理把部分生活垃圾转化成天然气、有机肥及木塑制品。过去近十年,袁军一直在各个场合作报告,呼吁推动这项工程,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难题,但至今还没有实质进展。究其原因,“要做这项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大量资本进入,需要化学、材料、机械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一起来做,单靠一所高校、几名科研人员力量远远不够。”

袁军固执地认为,从材料科学角度看,所有垃圾都是可以转化利用的宝贝。“难道就没有没用的东西吗?”“哪有什么东西没用呢?就连废弃的树枝树叶树皮都有用。”

近些年城镇化不断推进,征地拆迁过程中,一些树木需要按规定进行移栽。武汉梨山是集中移栽的承接地。移栽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树木进行枝叶修剪处理,因此这里每周都会产生大量树枝树叶树皮垃圾,怎么处理这些垃圾一直是有关部门烦恼的问题。

承接此项业务的一家园艺公司求助武汉工程大学。袁军带队现场分析认为,树枝树叶树皮不是垃圾而是宝贝,变废为宝有两个途径:一是做成机制木炭产品,对接餐饮企业、家庭取暖需求,但这需要在地下建窑烧制,环保上过不了关,行不通。二是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对接农业生产需要,这个环保上不存在问题。随后,袁军团队牵头在武汉梨山组建资源转化中心,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一道研发出一种生物制剂,实现了生物有机肥的量产,“吃掉”了大量废旧树枝树叶树皮。

看起来一点都不“高精尖”的研发却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负责此项目的武汉某园艺公司董事长金涛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要的不是高大上的科技,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技术,只要管用、只要划算,企业就愿意投钱投产。”

企业需要“切实管用”的成果

湖北嘉鱼县经济开发区,湖北怡和亚太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无菌车间里,一款名为HS65+的消毒喷剂正在批量生产。公司董事长杜小兰介绍,这款消毒喷剂不仅能对物表进行消毒,还可对空气进行消毒;不仅无毒无害无刺激,而且遇火不燃烧,有效解决了消毒液不能上高铁的问题。

传统的消毒液要么是酒精为主,易燃易爆;要么以“84”为主,具有腐蚀性,怡和亚太公司调研发现市场上公众对无毒、无害、无刺激且阻燃的消毒液有较大需求,尤其是家有孕妇或婴幼儿的家庭,在进行车辆、室内等相对密闭空间消毒时,需要更温和、更友好的空间消毒产品。但类似产品市场上还没有。

“我当时查阅了各种ZL、国内外文献,做了大量的数据研究,确认没有现成的技术可用。”武汉大学博士毕业的杜小兰,经营多家生物医药、卫生用品企业,对新技术非常敏感。于是,她想到曾有过合作的武汉工程大学袁军团队,希望他能够为企业量身定做这样一款新型消毒产品。

接到企业科研订单,报请学校有关部门批准,袁军团队迅速开展研究,决定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进行制备。袁军介绍,氧化氢实际上就是水剂,在医学临床上,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食品消毒和环境消毒。理论上完全可以进行空间消毒。但是因为过氧化氢有较强的氧化性,过于活跃,性能不稳定,所以一直没有被应用到家用消毒产品中。针对过氧化氢在消毒领域的应用缺陷,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由药用级稳定剂、缓释剂、络合剂、酸碱调节剂和皮肤调理剂组成过氧化氢协同剂,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研发出一种以过氧化氢为主原料的HS65+消毒液,弥补了“安全的空间消毒产品”的市场空白。

湖北省普林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该消毒喷剂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吸入毒性属实际无毒;对新西兰兔的一次完整性皮肤刺激性强度属无刺激性;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未呈现致微核作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报告显示,此消毒液对新冠病毒(原始株)、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肠道病毒71型完全灭活。

湖北嘉鱼县经济开发区纪工委书记雷敏告诉记者,目前湖北各大省级开发区都非常注重产学研结合,着力促成科研成果转化。今年嘉鱼经开区支持辖区内很多企业到武汉建立研发中心,为的就是借助武汉各大高校的科学家力量,为企业量身定制科研成果、技术。

厚植“千帆竞发”的科研土壤

 “专注于做应用研究,论文会不会受到影响?”

 “会受到很大影响!”

袁军坦言,和那些专注于发顶刊的教授比,自己发表的论文实在太少。不过,在袁军看来,科研成果变成顶刊上的文章固然值得高兴,但看到科研成果变成产品、走向市场,同样值得高兴。更为重要的是,他喜欢那种“科研与企业、与生活、与大众密切相关”的体验感,那种切实解决政府、企业及公众现实难题的获得感。

好在,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产学研融合,对研究型教授、应用型教授、教学型教授等不同偏好的教授有更大包容空间。从“黄金十条”鼓励企业家技术持股,到接连出台“新九条”、科技强省建设“1+4”政策,从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价等改革试点,到推动“揭榜挂帅”“赛马择优”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湖北省和武汉市不断优化科研创业土壤,科学家的施展空间更大。

包括武汉工程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考核指挥棒更加多元,很多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领域特点,或仰望天空,或脚踏实地,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科技力量。

近些年,袁军一直在材料领域深耕。瞄准国家能源需求,他在中国地质大学特聘教授程寒松领衔下,与一些知名企业家合作开展常温常压液态储氢材料的研究,在武汉光谷创业咖啡馆里起步;最近,他又应一些企业需要,开始订单式研发“AB型洗涤液”——简单讲,就是研发出一种蔬菜瓜果洗涤液的同时,配套研发一种中和洗涤液的液体。前者解决蔬菜瓜果上的农药残留、细菌等等,后者解决洗涤液的残留问题。也就是说,经过两次清洗,达到既无农残,又无洗涤液残留的效果,“有望有效防止洗涤液造成的水污染”。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